177章 攻入宋国,强行借道!
波西米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77章 攻入宋国,强行借道!,美人儿子by父子全文免费阅读,波西米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樊乔就没那么幸运了,左腿被一个女真人砍了一刀,缠着厚厚的白布。不但走路一瘸一拐的,而且跪下的时候疼的龇牙咧嘴。</p>
赵朔却没有命他们站起来,而是开口问道:“你们昨夜,喊什么迎北方的赵官家入城。怎么现在,见了我不称赵官家,而是称王上?”</p>
“呃……”</p>
樊乔道:“王上明鉴,官家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朝廷,一个是指皇帝。我们昨夜所喊,既可以说是要投奔您建立的朝廷,又可以说投奔赵姓皇帝。不知王上意下究竟如何,现在不敢妄自称呼。”</p>
王阿驴满面憨厚之色,道:“如果王上觉得此称呼不妥,无法对蒙古大汗交代,尽管拿我们二人治罪。此事完全是我们二人自作主张,影响了王上的清誉,无论如何惩治,我们俩都毫无怨言!”</p>
“滑头!”</p>
赵朔对樊乔和王阿驴的心思洞若观火,冷笑道:“我如果连破凤翔城的最大功臣都保不住,还有什么面目统领山东、河北、呼罗珊、吐火罗、北天竺、巴格拉季昂尼国、西罗斯近三千万子民?还有什么面目灭金?你们两个,根本就是有恃无恐!”</p>
顿了顿,摆手道:“起来吧,你们都是人才,以后好好统领砲军,把心思在正途上。再搞金国官场投机钻营、揣摩上意那一套,本王定斩不饶!”</p>
“谢王上教诲!”</p>
“另外,我曾经答应成吉思汗,拥窝阔台为蒙古大汗。你们私下里怎么称呼我,我也听不见。但公开场合,还是称我王上。”</p>
“遵旨!”</p>
王阿驴和樊乔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双目中看到了浓重的兴奋之色。</p>
他们当初商定这个口号之时,一方面是难以想到适合赵朔的短促称呼,另外一方面也是要赌一把,再捞一个“劝进”之功。</p>
此举当然有些风险。</p>
但按照传统观念来看,日后的收益却是极大!以后说起来,谁是最先劝进的,那肯定是他们俩,端的是前程无量。</p>
连深夜造反,献凤翔城的大险他们都冒了。这么风险小、收益大的事情,他们更是敢做。</p>
他们实在是太想进步了。</p>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在没有赵朔的历史上,王阿驴和樊乔的选择,并不是这样。</p>
蒙古军攻破凤翔城后,他们俩才投降。蒙古对这两个砲军人才非常重视,授予他们砲军万户之职。</p>
尽管如此,他们对蒙古军的残暴愤恨不已,依旧心向金国。</p>
在蒙古军强攻汴梁时,他们想办法破坏了蒙古军的抛石车,又重新回到金国的一方,最后殉了金国。</p>
但是,赵朔改变了历史。</p>
赵朔大军的杀戮,只是正常改朝换代的杀戮而已,比起历史上蒙古军的残暴差远了。</p>
还有最关键的,赵朔有汉人血脉,又对蒙古人和汉人一视同仁。他们脑袋被驴踢了,给金国殉葬?</p>
不管怎么说吧,攻破了凤翔城后,赵朔又花了二十日的时间,将整个凤翔路收入手中。</p>
凤翔路的坚城,除了凤翔城本身之外,还有一个当初南宋垂涎三尺的秦州城。</p>
当初,宋国趁着金国“大安耻”的机会,派十万大军攻秦州,被金国大将术虎高琪教做人了。</p>
如今金国死守潼关防守防线,秦州的兵马被抽调了不少。赵朔二十余万大军进入秦州,秦州城不战而降。</p>
攻占了凤翔路后,金国陕西地区,就只剩下西边的临洮路了。</p>
临洮路的守将名叫陀满胡土门,曾经中过女真进士,文武双全,性情悍勇,对大金忠心耿耿。</p>
他既不能采取类似完颜庆善努的策略狗急跳墙,又因为凤翔之变不信任签军,索性将城内所有百姓以及签军,全部迁入其他城池。</p>
然后,将临洮路所有女真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聚于临洮城中,誓死抵抗。</p>
那就死吧。</p>
虽然临洮城北依岷山而建,又有洮河作为天然屏障,但赵朔不仅有二十余万大军,还增加了王阿驴和樊乔的砲兵部队。</p>
双方激战二十日后,临洮城破。</p>
此时赵朔已经升起了黑帐篷,包括陀满胡土门在内,除了未高过车轮的孩子之外,城中无论男女老幼尽皆斩杀。</p>
又花了十日时间扫荡临洮路其他城池后,整个陕西全部落入了赵朔的掌中。</p>
此时赵朔就有两个选择了。</p>
其一,强攻潼关,由潼关入河南,攻克汴梁,覆灭金国。</p>
其二,从草原和陕西同时出兵,攻入山西,最后还是要打潼关,进入河南。</p>
山西表里山河,地形复杂,比陕西的八百里秦川要难攻打多了。而灭了金国朝廷,山西自然可以传檄而定。</p>
赵朔又全军休整了一个月后,率二十万余万大军攻打潼关。</p>
只是,潼关确实不是那么好打的。</p>
此地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华夏十大名关宗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到缙山元帅府去任职。</p>
成吉思汗领兵南下,王檝与蒙古军鏖战三日后被俘,投降了蒙古军。</p>
此人确实是个人才,文武皆能,最后官至银青荣禄大夫,兼御史大夫,世袭千户。</p>
赵朔的蝴蝶效应改变了历史,成吉思汗提前三年兵围中都城,王檝没有上书,自然也就没机会为官,一直在老家凤翔读书。</p>
如今凤翔落入赵朔之手,王檝主动投奔。</p>
赵朔其实并不知道王檝在历史上的地位,但王檝在当地甚有名望,还是接见了他。</p>
一番交谈之后,觉得此人似乎是个人才,可以一用。</p>
这次,就派他出使宋国。</p>
“王檝你尽管放心去吧,如果被宋人杀了,我不但会兴兵为你报仇,而且保你子孙荣华富贵!”</p>
王檝这次出使的危险性可不小,赵朔记得,在历史上蒙古派出的使者,就被宋国的边将杀了。</p>
也正因为如此,赵朔舍不得派麾下重臣为使,而是派了刚刚归顺的王檝。</p>
王檝微微躬身,道:“臣死不足惜。现在唯有一个疑惑未解,如果宋国拒绝结盟,臣应该如何应对呢?”</p>
“你告诉他们,若是愿意结盟,本王灭金五年后,不会动他们。如果他们拒绝结盟……”</p>
顿了顿,赵朔冷然一笑,道:“本王马上就攻入宋国,强行借道,丝毫不耽误灭金!”</p>
“遵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