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有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众生皆死,唯我独存(求月票),我在唐朝当神仙,青木有信,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众生皆死,唯我独存(求月票)
得知已经是五日之后,李白一时难以回神。</p>
摸了摸肚子,许是之前在宴上吃了太多东西,也不觉饥饿。</p>
“江先生可在家里?”</p>
院门外传来声音,连岳道长扶着老观主站在门口。</p>
江涉请人进来。</p>
仆从见那穿着道袍的老者年岁大了,不敢让这样的老人家沾了凉,特意铺了个软垫。</p>
老观主说:“江先生,那方士我叫人查出了一点东西。”</p>
“观主请讲。”江涉来了精神。</p>
“那人听说是姓杜,不知具体名字,自号镜尘道人,听说本事不小,身边跟着许多弟子。”</p>
“贫道未与他打过交道,观中人也只听说个道号,不知品性如何。”</p>
“已经足够多了,多谢观主费神。”</p>
“不敢当,不敢当。”</p>
此次前来,老观主的精神一下子好得多了,他本是想要一个人下山去拜访江涉,但年岁太大,观中子弟都不放心,出于关切,和对仙缘的向往,争得不休。</p>
最后,还是让素来和元丹丘有来往的连岳道人一起过去。</p>
再见到江郎君,连岳道长有些紧张。</p>
江涉自当也看出来了,笑笑:“道长不必紧张,我又不是吃人的妖邪。”</p>
连岳道长绷的更厉害了。</p>
老观主在一旁笑着说:“除了那道号,另有一事,是昨日程县令过来,闻我要拜访先生,托来的一句问话。”</p>
李白问的直白。</p>
“明府为何不自己前来?”</p>
老观主笑道:“明府没有缘由来托,不敢贸然打扰先生。”</p>
江涉问:“不知是有何事?”</p>
老观主便细细道来。</p>
去年,朝廷就颁布了诏令,皇帝今年,也就是开元十三年秋冬时,要去泰山封禅。其中随行人员,按照诏令,五品以上京官、外邦使节、李唐皇族子弟、功臣及其子孙,都要一同前往。</p>
除此之外,皇帝还命道士在泰山脚下开坛,举行斋醮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
又命各地官员发掘祥瑞。</p>
譬如泰山此前浮现紫气。</p>
譬如“道门之师”,司马承祯曾进言,泰山神降福瑞。</p>
李白在一旁问:“程县令总不会让江先生去当祥瑞吧?”</p>
老观主大笑,道:“郎君这话莫要让明府听见,不然他恐怕要吓得不轻。他何来的胆量……”</p>
他擦去笑出来的泪意。</p>
说:“因着封禅,圣人请来许多有道之士,一起前往泰山。”</p>
“明府是想问,若先生愿往,他可为君引荐。”</p>
老观主又言:“而贫道也是想着,恐怕那镜尘道人也在其中。人海茫茫,寻一人何其艰难,可以从此一试。”</p>
“自然!”</p>
“若是先生有什么高深的道法,可以直接寻人,也不必理会老道说的这些。”</p>
金乌西坠,日头逐渐西斜,天光昏昏沉沉,厚重的灰云积压在半边天空,空中沉闷而湿热,大雨将至。</p>
江涉掐指算了下。</p>
李白、老观主、连岳道长三人,俱屏息凝神,不发出声响,怕叨扰神仙测算。</p>
过了几息。</p>
江涉笑了笑,道:“恐怕还真要去一趟。”</p>
他沉吟,说:“程县令那里……观主替我回绝吧,江某散漫惯了,恐怕天家与我无缘。”</p>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李白敏锐地抬起头。察觉到江先生的态度。</p>
不是我与天家无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