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有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求道难(求月票),我在唐朝当神仙,青木有信,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求道难(求月票)
手札中,写到这句,便看着有说不出的遗憾。</p>
江涉又翻过十几页。</p>
“垂拱元年,自我入道已经四十一年了。我瞧着像是个中年人,师父的弟子越来越多,许多我已经认不清。他们见到我便唤四师兄,我如何知道都是哪个?”</p>
“四十一年,师父容颜不改。”</p>
“我请教他长生之法,师父说还未到火候,先不教我。”</p>
“镜尘山下,还有人叫我们神仙。”</p>
“神仙哪里是这样的?”</p>
“只觉得狼藉啊!”</p>
……</p>
“天授二年,修道四十八年。照着镜子,两鬓生尘。如今我应该是六十四岁了,是修行不够深厚吗?”</p>
“夜里咳血不止,我许是快死了,父亲就是咳血去世的。”</p>
“修行人为何会死?”</p>
“师父终于传授了我长生之道。”</p>
“香火这样神异?”</p>
……</p>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难怪师父此前不曾相告,竟是这个道理!”</p>
“若早言十年,我定要毁了这些庙!”</p>
“难怪师父如今才传授,因为我老了啊,哈哈哈……好笑!昔年以为修道,便是乘风摘月,快慰平生,好笑!”</p>
“唯有一件幸事。”</p>
“终于学会了点石成金。”</p>
“不负当年。”</p>
……</p>
“神龙元年,下山。”</p>
“修道六十一年,岁数七十有七。”</p>
“上山时十六岁,下山时已过古稀之年……下山的时候去看旧宅,原来已经卖掉了,找了很久才问到新住处。和二十岁祖母过世那年一样,我看了一眼,没有入门。”</p>
“大哥原来已经死了。大哥的儿子也过世了。”</p>
“到底是凡人。”</p>
……</p>
“就叫四郎君庙吧,这里离洛阳近,应该有不少达官显贵。”</p>
“城隍发现不了我。”</p>
“凡人所思,真是肮脏。这已经是死在我手上的第十一个人了,算来算去,他们求的就是这点东西。”</p>
“我亦何尝不脏?”</p>
……</p>
“我变成二十四岁时候的模样了!”</p>
“师父说的没错……果真有效!哈哈,长生有望!”</p>
……</p>
“我要求……长生!”</p>
笔意尖锐,几乎要突破纸张。</p>
写到此页,往后再也没有记录了。</p>
写到这句“想求长生”,这本“金元上人修行札记”就没有再写下去。</p>
大半本笔记读完,江涉见一个少年人拜别双亲,踏入道途。也见他亲人一个个逝去,见他掌握本事,学会飞举和点石成金等种种法门,登堂入室。</p>
也见他天人五衰,走向邪路。</p>
或许,一开始就非正途。</p>
再抬眼。</p>
只留下一具枯骨。</p>
道人端正跪坐,骸骨上披着黑色道袍,上面的赤色焰纹,像是在焚烧。</p>
江涉合拢那本修行手札。</p>
“四郎君”周陵临死前的遗言,犹回响在耳中。</p>
“某十六入道,修道以来,除了不得长生大道,平生并无憾事。”</p>
道人一生修道,畏惧生死,看着寿命一日日消减,唯有在最终临死前,才重新回到从容。</p>
求道难!</p>
求道难!</p>
读那手札只觉扑面而来的愤恨、遗憾。</p>
江涉读过了一个人学道的八十一年光阴,一年年缩成笔记中的字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