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樵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辩:人性善恶论,梦林游记,百里樵苏,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今天偶然刷到一个b站的辩论比赛,主题是人性善还是恶。以前我也思索过这个问题,现在借助双方的表达,也许有更清楚的分析。
首先我想说,抛开辩论正反方这个限制,我真的不愿承认人性本善或本恶,我更喜欢说人性既善又饿,或先善后恶。
有一方的观点是将人性分为先天和后天(社会)两部分,其实我很想说的就是,人可以先天性善,后天陷入善恶的挣扎吗?所谓的后天也就是社会属性,包不包括一个人在他母亲怀里时候,从他父母那里继承来的脾气秉性呢?我认为是包括的。
再说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有答案,但是社会现实中,包括我们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或者想法中,已经有类似的了。就是说,假如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人性是固定不变的,那么能够判断他的本性善恶的依据是什么呢,设想把他投入到一个周围充满善良道德的人群当中,那么他会变得善良吗,把他投入到一个大毒枭的环境中,整天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他会变恶吗?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很难回答,不仅在于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投入到两种环境中,先后顺序颠倒也可能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更在于,人性很难说的准,我们其实能够在影视剧里看到,一个土匪窝子里出来的人,走入社会反倒可能成为一个白衣天使,救苦救难;一个从小出生在佛道熏陶环境中的人,也可能因为先天后天的差异过大,使其迷失自我,堕入恶道。
言至于此,我的观点就是,人性无所谓善恶。但各人天赋秉性不同有差,有人生来过善,有人生来无情。而所谓后天的教化,很难单纯的说起到固定的作用,意思就是我生来周围人丑恶,我天性坚强趋善,越是淤泥越生的磊落;我生来周围全是让我积德行善之人,我根本不知何为善何为恶,听多了啰嗦之语,又见善人被人欺既穷且懦,便一心向恶道,反成为魔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