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时辰已到,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公子許,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本心来说,他不相信李绩引着数十万大军陈兵于外的目的是为了自身活着山东世家攫取利益。身份地位到了李绩这个层次,固然需要山东世家的支持,却也不会被山东世家所裹挟,从而去做那些自己不愿做的事情。
更何况以李绩的老谋深算,又有谁能裹挟得了他?
一举一措,都要看他自己权衡斟酌之结果,很难受到旁人影响。
然而时至今日,关中已经经由一番大战打得尸横遍野,如今双方更是暂且停战促成和谈,这万一若是双方各退一步,和谈成功……那么这一路上拖拖拉拉,时刻给予关中巨大威慑,却一直引而不发的目的何在?
就只是为了促成东宫与关陇的和谈?
可一旦和谈成功,东宫的底线必然是太子留任,待到陛下驾崩的消息公布,太子顺理成章成为新帝,关陇之前所做的一切便盖棺定论,确认是谋逆无疑。或许因为和谈之条件,太子不得不忍受关陇的叛逆行径,可是对于引兵于外面对东宫濒临绝境却依旧不闻不问的李绩会是何等态度?
恐怕比关陇还要深恨一层……
若是任由关陇攻陷太极宫,废黜太子,由关陇扶持的齐王李祐上位,那么将来朝政将尽落入关陇之手,李绩同样是里外不讨好。
既然如此,何不会师入关,一举定鼎乱局,成就擎天保驾之功?
这徐懋功浑身都是心眼儿,自己实在是无法揣摩其用意,该不会是聪明反对聪明误……
李绩揉了揉额头,面对程咬金的纠缠很是无奈,敷衍道:“眼下距离函谷不过百里,过了函谷便是潼关,入关指日可待。这么长时间都熬过来了,何必临门一脚之时闹腾个没完。”
“哼哼!”
程咬金冷笑两声,瞪着眼睛道:“别来这一套,不过百里?以你这一路拖拖拉拉的风格,只怕这不足百里也能走上一个月!我就纳闷儿了,不管你心里如何谋算,也应该在东宫与关陇尚未达成和谈亦或者分出胜负之前入关,否则你今时今日隔岸观火的行为必将被双方记恨,简直奇蠢如猪啊!”
话不好听,却是事实。
李绩敲了敲桌子,不悦道:“主意措辞!”
程咬金摇摇头,忧心忡忡道:“军中不满之情绪已然抵达顶点,这一路上百般拖延,将校、兵卒尽皆怨气冲天。虽然之前借由关陇将校起事之机狠狠打压了一番,但随着接近关中,这股怨气越来越严重。将校起事还能予以镇压,可若是兵卒哗变,该当如何是好?”
论统兵之能,当朝或许唯有李靖可以比李绩略高一筹,余者皆要甘拜下风。然而当前这支数十万的东征大军却成分复杂,有关中府兵,有河东子弟,甚至还有自河西、山东、江南等处征调的军队。如此人员庞杂的军队不仅难以管理,更有着各种各样的谋算。
长安大战,叛军谋逆,东宫式弱,谁不想在这个时候突入关中,一举立下盖世功勋?
拥护东宫也好,附庸关陇也罢,只要能够夺取最后的胜利便是一件天大的功劳,相比于声势浩大却最终劳而无功的东征,捞取一桩足以传家的功勋,乃是军中各方共同的期盼。
结果身为主帅的李绩却拖拖拉拉迟迟不肯返回关中,势必使得各方将校、军卒陷入焦躁——眼睁睁看着一桩巨大的功勋即将从手边溜走,谁能忍得住?
军心不稳,理所应当。
而此等情况之下,即便程咬金等人一再予以压制,但随着关中越来越近,这股怨气也就越来越重,隐隐有爆发之倾向。
李绩面色凝重,起身重新站到舆图之前,沉吟斟酌良久,才开口道:“也是时候了……明日一早,你统御麾下左武卫提前开拔,快速渡过函谷关,直抵潼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