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45都转运使,穿越养娃日常,臻善,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朝廷对于辽东与鞑子一战中,所有参战的有功人员的奖励措施,以及卖国贼的处罚策略,都一一拟定好,由钦差大臣亲自到辽东宣纸。同时带来的还有徐二郎升迁,高升为从三品的消息。
先不说后者,只说有关参战有功人选的奖励,那些将士几乎都酌情升了一到两级。除此外,此番战争中从鞑子“掠取”的珠宝黄金等,除了少部分上交到国库,其余一部分被陛下恩准论功分发。
这一诏令一出,辽东军都振奋了。
他们这次从鞑子哪儿弄来的黄金珠宝可多得是,足有几百万两。不说抄了几位战死的皇子的营帐抢来的珠宝,只说褚遂铭还带着百余名士兵抄了鞑子的后防。那时候除了放了一把大火把鞑子的粮草烧的一干二净外,他们还趁乱劫掠了几箱子黄金来。
这些东西瞒不过人,也没有瞒人的必要。好几百万两呢,士兵们眼睛都红了。
如今得知这些黄金里有自己的份儿,众人高兴的恨不能翻跟头。
这可是黄金!!!
一两黄金足可以兑换七八两白银。几百两黄金,除了给朝廷的,辽东军也可以留下百万两。即便论功行赏,到了他们手里的指定是那些将军们看不到眼里的,牙缝里的一点点,可在士兵们看来,那十多两黄金就是百十两银子。
他们当兵的,一个月月银才三五两。百十两银子要不吃不喝赚几十年呢。
如今可好了。有了这么大笔进账,家里再是不愁了。
众人喜笑颜开,辽东军的将士从上到下都乐开了花。
与辽东军这些劳苦功高的战士们相比,那些在战争中妄图发不义之财,哄抬物价,制造混乱,以及那些贩卖消息给鞑子,如同叛国贼一样的豪强世家,这次可是惨到家了。
允文帝第一次强势的表态,这些世家豪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所以全部都论罪处斩。
朝廷上还有不少世家朝臣,见状就从中嗅出了陛下有意对世家动刀的苗头。
他们倒是有意制止,想出面求情。但朝堂上也还是有些中心爱国之士,那些人一家“杀鸡儆猴”甩出来,这些世家不安分也得安分。不然被扣了一顶“是不是也有叛国的心思”的大帽子,这日子还有法过么?
说来说去,也都怪那些人人心不足蛇吞象。
剥削民利来钱是慢,但是他们也不是只有这一个来钱的路子,何苦为了钱财泯灭人性,做出勾结外贼的事?即便做了,好歹扫尾扫干净,结果可好,被徐士衡逮住了小尾巴,要被抄家处斩不说,连带着他们也要被牵累,朝廷上备受诟病和讥嘲。
这些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员们,对河州豪强处事不周全,牵连的他们在朝堂上被人鄙薄满是不喜。但更不喜的却是徐士衡此人。
一直都知道此人是个硬茬子,但是硬到这个地步,且见人就咬,这是狗么?
这些世家朝臣回府后将徐二郎一通唾骂,可这到底无济于事。处斩河州叛国豪强的圣旨还是下了,且允文帝派了朝廷上有名的铁面无私的大理寺员外郎去河州,协同徐二郎处置此事。
这事儿当真再没有回旋的余地,也是让人气闷。
由此,这些朝臣们对徐二郎的意见就更大了,也因此,在允文帝要将徐二郎破格提拔为正三品官员时,他们坚决不允。
有人甚至把老祖宗都搬出来了,甚至历数先朝这样的例子的都很少。
徐二郎如今还不到三旬,若真是成了正三品,依照那人能干的程度,怕是几年后就要位列朝堂,和他们一争长短。这样的劲敌,要么彻底将他压下去,若是压不下去,就尽可能延缓他升迁的步伐。也许趁这几年时间,他们也可以培养出另一个徐二郎,到时候朝堂上有人帮着打擂台,徐二郎也不至于太出风头。
这些朝臣想的多,想的也全是自己的利益。可正因为自己的利益太过很重要,他们绞尽脑汁从历朝历代亡国的教训中总结经验告诫允文帝:徐士衡是不能一下子升这么快的,没见过立超升迁这么顺利的,多是佞臣么?陛下若不想当昏君,就不能做这样自掘坟墓的蠢事,不然死后是要被贻笑大方的。
允文帝听他们的么?他肯定是不想听的。
他也确实清楚,从从四品升到正三品,这步子确实跨的大了些。但他的本意……好吧,他本意也不是要升徐二郎为正三品官员——河州甚至整个辽东,都没有适合徐二郎的正三品的官职,而如今是对河州那些世家动手的好机会,允文帝自然也不会此时将徐二郎召回京都。
他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呢,他就准备升徐二郎为从三品。
从三品的辽东都指挥室,可掌辽东所有税赋钱粮,可监察辽东各州官吏,也掌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徐士衡这个官位稳了,辽东也就稳了。
最后允文帝和朝臣们各退一步,徐二郎升两级,为辽东都指挥室。
不到三旬的都指挥室,在徐二郎之前不是没有过。但那些人基本都是世家出身,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做靠山,徐二郎却不同。他背后没什么人呢依靠,能走到如今这一步,完完全去靠的是自己的本事。
他开通了和草原诸多部落的互市,还灭杀了鞑子的两位皇子,三万军马,这个“破格升迁”,这个殊荣,他完全承担的起。
诏令到达河州的时候,河州已经逐渐冷了下来。
如今是秋末,河州却已经有了冬的味道。
田地间百姓们忙着将白菜、土豆等冬菜收割储存,林间往来都是各种车马已经百姓的欢笑。
这在往常是绝地看不到的景象。
特别是今年年初时,河州战火飘摇,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然而不过半年时间,鞑子彻底别赶出了大齐地界,以后几十年都不会再来骚扰他们。
百姓们对大齐的信心迅速增加,对辽东军更是信服不已。
他们过了两个月安定的生活,再不用担心走在路上有人突然刺杀他们;更不用担心半夜里烽烟燃气,可以说身心都前所未有的安定,也因此,愈发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群踏着落日归家的百姓,听到城里传来的消息,知道知州大人升迁了,一时间不知道是喜是忧。
他们自然是为徐大人高兴的,毕竟那么好的大人,自然要越走越高,河州不是他的终点,只是他人生的一段历程罢了。这样好的大人,他以后肯定要为百姓做更多的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