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粥末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5章 赋颂/蠢才,主母操劳而死,换亲后宠夫摆烂了,稀粥末年,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晏菡茱的翡翠镯子磕在紫檀案几上,惊得砚中墨汁荡起涟漪:“夫君可记得前日教佃户唱的插秧谣?“她突然执起狼毫在薛涛笺上勾勒,“既要让老农听懂,不如掺些俚语俗谚。“

廊下传来细碎脚步声,江蓠的影子映在茜纱窗上晃了三晃。沈钧钰忽然将半成品赋稿揉成团掷向博古架,惊得架上汝窑天青釉瓶里的玉米穗颤了颤:“就说我在誊抄《汜胜之书》!“

二壮提着灯笼转过月洞门时,正听见晏菡茱银铃似的笑声:“...最后定要加句'天子垂裳问桑麻',方显陛下心系黎庶。“他踮脚窥见沈钧钰执笔的手突然顿住,墨汁在宣纸上洇出团乌云。

“不妥!“沈钧钰的湘妃竹笔杆敲在青玉笔山上,“这句倒像梁牧雨的手笔。“他突然蘸墨在晏菡茱鼻尖轻点,“不如改成'圣主亲尝玉蜀黍',既合太子赐名,又暗合...“话音被檐下突然坠落的灯笼截断,魏奉晖的皂靴正巧踩碎半截蜡烛。

晏菡茱执起银剪子挑亮灯芯:“夫君可听过'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她忽然从多宝格里抽出本泛黄的《救荒本草》,“这颂赋若能让田埂稚童传唱,方是真功德。“

五更梆子响时,沈钧钰腕间的沉香手串已捻过三遍。他突然掷笔大笑:“有了!'金珠缀碧裳,玉粒满华仓',这般起头可好?“墨迹未干的宣纸被夜风掀起,恰巧盖在窗外偷听的二壮脸上。

魏奉晖在客院踱到第七圈时,二壮喘着气撞开菱花门:“公子!沈世子作了篇半文半白的...“话音被突然飞入的纸团打断,展开竟是沾着墨渍的玉米皮,上书“夜露浸袍君早归“。

“好个沈钧钰!“魏奉晖的金丝楠木扇骨敲在青砖地上,“去把马车轱辘卸了,就说夜遇流民...“他忽然瞥见窗外柳老汉佝偻的身影,话音急转:“就说本公子突发急症!“

晏菡茱执起沈钧钰的初稿对烛细看,翡翠耳坠在颊边晃出碎光:“'圣主悯农遣东宫'这句妙极,只是...“她突然用簪子划去“东宫“二字,“不如改成'贤王'更妥?“

沈钧钰揽过她肩头轻笑:“太子尚未加冠,陛下最忌...“话音被突然破窗而入的玉米杆打断,魏奉晖的杭绸外衫正挂在院中梧桐树上随风飘荡。

寅时三刻,江蓠捧着誊抄好的奏疏候在廊下。沈钧钰突然扯断襟前银丝绦系在疏筒:“明日让柳老汉套车,把二十石玉米种送进宫。“他指尖在“玉蜀黍“三字上重重划过,“这朱批该用陛下最爱的松烟墨。“

东方既白时,魏奉晖的马车终于驶出庄子。他掀帘回望打谷场上堆积如山的玉米垛,忽然发现自己的缂丝腰带竟系在粮仓门环上——金线绣的锦鲤正对着初阳泛出诡异红光。

沈钧钰的狼毫在澄心堂纸上洇开墨莲,玛瑙扳指映着烛火泛起血珀般的光。晏菡茱研墨时瞥见窗外芭蕉叶轻晃,忽然将翡翠镯子磕在端砚边:“夫君这句'金珠垂碧野'倒让我想起岭南的荔枝林。“

“要的便是这气象!“沈钧钰蘸墨时腕间沉香手串扫过晏菡茱鬓边,惊得她耳垂上的明月珰叮咚作响。他忽地起身推开雕花槛窗,夜风裹着玉米清香卷入书房,将案头《齐民要术》的书页吹得哗啦作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和亲归来后,全城为我哭坟

浅水珊瑚

重生归来,贵女她不对劲

菠萝几何

重生:清纯转校生表白我,校花哭惨了

一缕微光

小哑巴读心后,京圈大佬露出狼耳

岁岁薯片

快穿好孕:绝嗣反派掐腰吻娇娇

叶若轩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白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