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蔷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四章:固执己见的齐候,三国之袁家逆子,紫色蔷薇,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既然系统这边给不出太多助力,那就只能另外想办法,从军队本身的战斗力的提升上入手。
袁谭准备对当下徐州的军制本身进行改革。
眼下大汉的军制依旧是兵役制度为主流。
所谓兵役制,就是规定成年的百姓,都要去服兵役两年或者更久。
如此招募来的士兵,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早年大汉强盛的时候,民间百姓生活也相对富足。
募集过来的士兵体力什么的也还看得过去。
配备上大汉的铁器武备,对上草原的异族,的确可以达成碾压的效果。
毕竟,在汉中叶,也就是汉武帝的时候,大汉的军队都是一律配备铁甲、铁质兵器。
而草原的匈奴却依旧挥舞着青铜的长矛兵戈,一汉当五胡自然不在话下。
但现在时代不同了。
随着匈奴内附,大汉内部的衰落。
很多铁器也都流入了草原不说,连带着不少匠人都在草原异族数次扣边中,被劫掠到了北方草原。
草原异族的兵器装备之类,也都因此而得到了新一轮的更新换代。
加上大汉自黄巾之乱开始,便始终内乱不休,民力凋敝,民不聊生。
如此大背景下,能够征发的士兵,其战斗力可以预见,不要说重现一汉当五胡的神话了。
就连一对一,都不一定能够胜过草原异族。
而作为后世人的袁谭更加清楚。
等到三国乱世真正终结,到晋朝建立之后,中原士兵的战斗力更是跌落到了一个谷底。
草原异族和中原华夏子民的战斗力,直接来了一个大逆转。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是所有华夏子民心中永远的痛。
了解这一切的袁谭,自然要未雨绸缪。
大汉士兵战斗力跌落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就是民间百姓,食不饱力不足,征募过来的士兵,身体虚弱,平时又没有经历过战阵操练。
上了战场,自然就是送人头的料。
第二,就是武器装备上,被草原异族拉近了差距。
武器兵备的革新,有水力转锤在手,袁谭已经不需要再纠结这个问题。
云钟山铁矿储量超过万吨,足够他武装出来一只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的军队。
面对草原异族也好,中原各路诸侯也罢,都是绝对的兵备碾压。
眼下他所需要解决的,就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民间征发出来的士兵战斗力不足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当下各路诸侯都已经有了大概的解决思路,屯田制就是由此而来。
只是袁谭觉得,比起屯田制,后世根据屯田制演化而来的,隋唐大兴的府兵制。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府兵制就是屯田制更加完善之后产生的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在各个重要的军事重镇,设立军府。
根据这个军事重镇所能够辐射的地域多寡,来确定军府的府兵数量。
以徐州为例,在徐州设立军府,实际上可以辐射到整个徐州六郡的防御,涉及到的民众达到数十万人。
假以时日甚至可以达到百万人乃至数百万人。
那么,徐州军府就可以确定下来,十万人到二十万人的府兵数额。
这个数字是可以上下浮动的,随着时间推移,徐州的安定氛围会自然刺激民间百姓去生儿育女。
而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府兵的人数也可以随之提高。
袁谭一边思索着,一边在旁边的绢布上写下一个个数字和相应的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