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4章又一个聪明人,木子的北宋生活,凡秀,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河上古时称渭河,后又称河水,淮水,自唐后称为黄河。
自高原雪山奔流而下,汇集百川,蜿蜒曲折至海一万余里。
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却也因为桀骜的性格带来了诸多灾难,但无数次的改道决堤基本发生在下游的丘陵平原地区,上游只是河道七拐八拐的不按常理出牌,却也被约束的不错。
而上中游河道最有性格的几字形中间有一片平坦的大平原,人们称呼这片平原为河套。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这个地方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无论是种庄稼还是牧马放羊都是天然宝地,自汉代武帝时归属中原,其后历朝历代对这一地区都非常重视,因为这里不但产粮产马,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要在西北站稳,河套的粮食和战马都极为重要。
唐末乱世,这里脱离中原,至今已经一百多年,而现在,这颗塞上明珠终于重新回到中原怀抱了。
宥州位于腹地,不是什么大城,城墙也就勉强算个土墙,人口只有三千多,好吧,其实整个西夏都没什么大城,人口最多的兴庆府也只有几万,跟大宋动辄百万的大城不可同日而语,许多所谓的城拿到大宋顶多算个镇,没办法,筑城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多,不适合西夏,再加上地穷人也穷,大量人口聚居的条件根本满足不了。
这个地方之所以有点名气主要是因为城北的一块地方,聚仙顶,很俗套的名字,大意就是神仙聚会的小丘陵之类的。
什么时候有的这个名字不知道,反正附近有什么重大仪式或者谈判什么的都会来这里,无他,地形是真合适,周围一片平坦的大平原,加上中间这个小山丘,大佬们谈判都不用担心对方埋伏人马,最适合做这事儿了。
这里驻扎了两百守军,是老范路过的时候留下的,除此之外附近百里再没有一兵一卒。
都是没办法的事,这次复套兵力严重不足,重兵要先顾着险关要地,宥州这种地方只能先勉强留点人看着。
木子带着三百多人一路晃晃悠悠来到这里,时间卡的刚刚好,明天就是那些人会盟的日子。
老范留在这里做主的人姓韩,身份只是个都头,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新收复的河套是个什么情况,大宋的军队在全力防备西夏人反扑,至于河套平原里反而顾不上经营了,形成了暂时的权利真空。
西夏这次南侵三路大军的东路,就是宥州附近近二十个部族的联军,中路元昊主力大败后仓皇退回来,得知老窝发生叛乱便把河套的军队搜刮一空带去平叛了,结果使得河套更加空虚,这伙部族反而成了附近最大的一支力量,于是他们的想法多了。
留在这里的都头叫韩中,与韩嗣韩庆是本家兄弟,这种情况在边军里很常见,一个家族的子弟投军互相扶持。
“木帅,总共十七个部族,这次主要是冯家和默川部起的头,他们都想争这个头领”。
韩中已经在这里几个月了,虽然人少做不了什么,但打听消息还是足够的,很快就向木子介绍了一下详细情况。
宥州冯家是个大族,五代时中原战乱迁过来的,据说有青壮四千多人,在当地影响力很大,以前西夏的宥州将军要干什么都会客气的跟冯家商量,能量不小。
默川部则是党项后裔,也是宥州的大部落,实力原本略逊于冯家,不过近年西夏有意扶持默川部制衡冯家,实力增长很快,现在已经不比冯家差了。
至于其余的十几家小部族则分别依附这两家,分成两大帮,大概就是汉人依附冯家,各部落跟默川部一伙,以前有西夏人压着倒是没公开争斗,但背地里的撕扯也不小。
这次大宋快速复套,大部分兵力都调集去了边关,这让两家看到了机会,他们都想争这个老大,趁大宋现在无暇梳理河套,利用这个时间坐大实力,将来就可以跟朝廷讲条件要好处。
所以,这个所谓的会盟便产生了。
“两家应该还没分出胜负,明天在聚仙顶会盟,每家带人不许超过一百,恐怕要有一番比斗,各家的人已经到了,分散在各地驻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