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3章木和穆,木子的北宋生活,凡秀,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跟曹皇后说了会话,木子走的时候带走了皇后四个宫女,然后就听说曹家要跟木氏做新的买卖,看来木子是给了曹家一些好处,他对小曦这个外甥确实不小气。
后来应该跟灵儿有什么交代,反正第二天灵儿就主动去皇后宫里问安了,皇后能跟灵儿和睦相处,这让老赵心里舒服了很多,木子处理这些事确实有一套。
最后一件事就有意思了,有人说木子在太后大门口遇到了赵宗实,好像对他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具体也不知道,因为当时没人在场,不过后来传出赵宗实感染了风寒,好几天都没进宫了。
老赵有点想笑,也不怪濮王他们非要木子离京,这是真怕他犯浑啊,不管木子说了什么,结果确实挺好,宫里少了个碍眼的,倒是清净了不少。
正说着闲话,有宦官进来通报说杨家老太君来看望太后娘娘,老赵立刻命人抬自己的步撵去接人,折老太君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年龄,乘坐龙撵都够格了。
杨太后道:“老太君这一年就出府两次,一次是年底了进宫问安,一次是春天去大相国寺上香,我们这两个老婆子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见面了”。
众人连忙宽慰道:“娘娘身子都大好了,必定长命百岁。
时间不长,老太君来了,孙媳穆氏扶着下了撵进殿,朱灵儿早就回避了,她身份不够,必须回避。
这里不是什么正式场合,所以不需要用正规礼节,赵祯和曹皇后亲自站在门口迎接,老太君扶着拐杖微微点头示意。
这没办法,老太君手里的拐杖是先帝御赐的,他爹在老太君面前都自认后辈,他就更不用提了。
按辈分杨太后比老太君低了一辈,按年龄也差了二十岁,但从几年前二人就姐妹相称了,再迂腐的人也不会拿这个说事儿。
上首和杨太后并排坐下,俩老太太拉着手说话,曹皇后亲自给老太君把披风挂好,这里表达的就是天家对杨家的尊重。
老太君不无羡慕的叹道:“还是妹妹有福气,儿孙绕膝,尽享天伦”。
杨太后忙道:“老姐姐也有福气,延昭文广都是天下闻名的大将,都是老姐姐教的好”。
场面有点尴尬,老太太都九十了,儿孙却都在为国征战,老赵夫妇觉得有些没面子。
曹皇后陪笑道:“老太君那件披风可不是凡物,定是杨大帅让人给老太君送回来的”。
本来她是想打个岔让老太太高兴高兴,毕竟是儿孙送的礼物,谁成想老太君哼了一声道:“指望那个不孝子老婆子早冻死了,这披风是刚认的孙儿木子送的”。
奥?赵祯和曹皇后一愣,又迅速回过神来,老杨与木子见过一面,对他颇为赏识,曾专门写了奏折想让木子去河北,将来接他的班,要知道,老杨可是公认的铁面无私,连他亲儿子都没举荐过,两人关系可见一斑,那木子回京去天波府探望就很正当了,不过听起来好像关系更近一步而已。
老赵笑道:“那小子不缺钱货,孝敬您老一些也应该”。
老太君微微点头道:“那孩子不是个小气的,让人送了许多东西去,说孝敬长辈,老身也不好拒绝,昨天让个叫巧儿的姑娘去了府上,说木子交代的京里四家木氏粮店都给杨家,老身拿不准,来问问官家”。
老赵笑道:“收了吧,孩子一片心意,他那帮兄弟到处开铺子,也不差这几个”。
他隐约觉得木子送给杨家四间铺子不是单纯的孝敬长辈那么简单,杨家确实低调不与人走动,但在京里也是举足轻重的,老杨在河北,小杨在西北,这一大一小两个名将谁都不能忽视。
与杨府往来密切,将为小曦添加一个重要的筹码,当然这事儿不能明说,只能打着孝敬长辈的旗号。
杨家一直都是纯粹的忠臣,谁都不投靠,只听皇帝的,既然老赵都这么说了,老太君也只能点头。
曹皇后故意打趣道:“我看这木子就不是个过日子的,动辄就拿家产送人,灵儿妹妹说牛家村那个好大的猪场被他随手就送给村里人了,哪有这样的?”。
杨太后叹道:“也是可怜的孩子啊,无父无母的挣了偌大家业,到现在连个子嗣都没有,将来怕是注定人丁单薄了”。
一句无心的话,正戳到老赵肺管子上,这事儿他深有体会,默默的点头不语。
老太君微笑着道:“也是未必,或许就找到了呢”。
众人齐齐一愣,惊诧道:“老太君知道木子家在何处?”。
不对吧,杨家向来深居简出,与外界往来很少,这么多人都没找到,杨家怎么能有线索的?
老太君抬手把跟来的孙媳妇叫到身前,道:“这是我孙儿文广的妻室,娘家姓穆”。
老赵一愣,杨文广的妻子他知道,出自山东郓州穆氏,在当地也算书香门第,等等!
穆……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