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烟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 不被期待的一场雨,我在大唐养猪日常,绿杨烟外,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王明,你来说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学过的东西要经常拿来温习,不是会感到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人不知而不愠、、、、、、”
“先生,学生忘记了。”
王明喃喃的低声,想破了脑袋,也不知何意,低着头不言语。
沈夫子满脸不悦,“李小宝,你来说说。”
“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李小宝成竹在胸,脱口而出。
“这《论语》的《学而第一》的文章,老夫昨日才讲过,这么快就把学的知识,给老夫还回来了?”
“王明,把《学而第一》抄写十遍,明天带来要检查。”
课间,“为什么都是一样听课,你都记住了,而我只能记住一部分?”
“我先天性记忆力比较好,这是还在娘胎里,基因早就决定好的。 ”
“谁说的?基因是什么?”王明不服,这岂不是说,未来的几年,自己要一直活在对方的阴影下?
“我阿姐说的,至于基因是什么,她说就是告诉我了,我也不懂。不过她也说过,记忆也可以靠后天锻炼。”
“你说真的?”王明也不急着抄书了,毛笔带起的墨汁差点晕坏了他的字。
郑重的请求道:“帮我问问咱姐呗,像我这种没你聪明的人,很是需要。”
古代学习的经史子集,真的是一本一本的背下来,可见记忆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阿姐可就我这一个弟弟。”语气带着嫌弃,空气里泛着酸味。
“你是不是嫌弃我笨,你小子?我是你在外失散的三哥。”
“你想占我便宜。”李小宝就去挠王明的胳肢窝。
“好好,不叫哥哥,你叫声学长也可以。”
“王学长,夫子罚你抄写的文章,你写多少遍了?”
“哎呀,都怪你打扰我抄书,我要告诉夫子。”
“你告状试试,看夫子会相信谁。”
“还能相信谁,自然相信你了?你可是夫子的眼珠子。”
“算你有自知之明。”结束打闹,王明又接着惨兮兮的接着抄写。
李小宝也在抄《论语》,与王明被夫子罚写不一样,他是主动抄写。
买印刷的书籍价格贵,再者夫子也鼓励学生抄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书有利于背诵,抄的书还能作为学习的教材。
相比于两人的欢快,李大贵无人问津。“都是小屁孩。”
他大哥10岁进了县学,是附近几个村里最出息的读书人,他才是夫子的得意门生。
李小宝算个什么,才开蒙没多久的小孩子,说什么都为时尚早,读上10年书再说吧。
午饭时间,王明和李小宝两人抱着碗,躲在树荫下,边吃边看地上的蚂蚁。
“你看它们是不是在搬家?”王明惊叹。
密密麻麻的蚂蚁,来来回回的奔走于两个巢穴,有些背着不知名的东西,有些穿梭其中。
“天要下雨了。”
李小宝一点不稀奇,李小苗曾经跟他科普过,下雨之前,蚂蚁会放弃低矮的巢穴,在大雨来之前,把巢穴中的食物运到处于高地的巢穴中。
“你怎么知道?”
“我就是知道。”李小宝容不得别人质疑。
王明望着依旧艳阳高照的天气,怀疑的问。
“也是你阿姐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