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烟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老黄牛石碾脱粒,我在大唐养猪日常,绿杨烟外,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小苗拿出事先写好的合同,递给钱老板。
“钱老板,您看看这合同,有没有哪里需要更改和补充的?”
跟风味楼的合约内容如下:李记每日辰时前需向风味楼提供50斤卤下水,每斤售价10文钱,共计500文钱。风味楼需每10日向李记结算货款。
若是有意外,需得提前两日告知对方,说明情况。如果给对方造成了经济损失,需要按照评估的金额,双倍赔偿。合约上还言明合同的生效日期和终止日期,合同期限为一年。
这有些出乎钱锋的预料,他已经找好了中人,打算当场拟书。
谁料对方早就准备好了,就是上面的字不知道用什么笔写的。字迹隽秀,一点看不出是出自农家10岁的小姑娘之手。
怪他眼拙,没看出来他们居然是耕读之家。再看向李小苗这个小友,便多带了些尊重。
“这样就可以了。”
双方在中人的见证下,签下了名字。
正好跟杂货铺老板约定的瓷瓶时间也到了。
“哎呦,李老板,你再不来,我都打算给你送货上门了。”
“客气客气,今日来县城正好有事,就过来了。”验过货,把余下的款项结清,又提前订了一批瓷瓶。
马上要春耕,工人需先把种子种进地里,才有时间接着上工。
虽说离贾府老妇人的寿辰还有段时间,但是李小苗秉持的原则:不打无准备的仗。
在工人停工前,保证质量的同时,能做出来多少就尽量做出来多少。
如今,罐头生意跟卤下水的生意,都走上了正轨。不需要她像前期一样操心,只要按部就班的照常做即可。
如此李小苗就闲下来了,总是望着院子里的麦堆发呆。
李小宝安静的练字,见阿姐时不时的在纸上写写画画,嘴上喃喃自语。
经过李小苗的不懈努力,石碾初具雏形。
某日的早晨,李大路套好了牛车,李小苗追出来:“二哥,到县城里找家石匠,让他们加急按照我给你的图纸,把东西做出来。”
石匠拿到图纸,饶有趣味的看起来。“俺还是头一次做这个东西,不知道小郎君做这个有什么用?”
李大路一问三不知,只有回家问妹子了。但李小苗只神秘兮兮的说:“等东西做好你自然就知道了。”
李大飞也没闲着,跑到山上砍了根结实的竹子,照着妹子说的做了个四方框,其中两个对边都凿了洞,又分别插进去二十公分长的竹竿。
过了几日,李大路在石匠学徒的帮助下,把这块经过打磨的石头搬上了车。
“乖乖,可不轻,怕不是有两石重。”他更好奇,这个以人力难以搬动的大石头,花了大价钱买来干嘛。
进村这一路,李大路车上拉着怪模怪样的大石块,好奇的村民更多了。
“走,咱们都去看看。”呼啦啦的人追着牛车,都聚到二房的门外。
人多力量大,这回搬卸石碾,根本就不用李大路出力,自有村里人效劳。
众人围着石墩子猛瞧。李小苗出门一看,哪里还瞧得见他二哥?只听到老黄牛不安分的叫唤。
啧啧,看来这爱看热闹的基因,自古有之。
李大飞拿着村人都叫不出的东西,套在石碾上。
李小苗从口袋里摸出把黄豆递到老黄牛嘴边:“吃吧,吃完好干活。”
这个功夫,兄弟俩卸了牛车,给牛换上了石碾。
“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