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烟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缴公粮往事,我在大唐养猪日常,绿杨烟外,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忆了一遍过去的苦,再咬一口香喷喷的馕饼,李德厚就觉得恍如置身梦中。
“我听说还有更过分的差役,斛满了故意拿脚去踢,这样冒尖的粮食就会落到地上,这部分是不计入到斤两中的。”
李小宝惊讶的张大的嘴巴,他的小脑袋哪里能想到,有的人可以张狂到这般地步。
“等我长大考取官身,一定做个爱民的好官。”
“小兔崽子有志气!”
李德厚也只是把当做孩子的玩笑话,那官老爷是容易考的吗?
别说他们村,就是他们县,寒门里也没出来一个做官的。
比如他孙子李琛,举全家之资培养这些年,如今也在县学读了几年书,也不敢想着对方一定能考上举人老爷。
但就算考不上,退一步,到时候去京城考个明经。
再不济,回到安和县参加县衙举办的官吏考试,做一名吏员,那也是一脚踏入官场,祖坟冒了青烟。
而李小苗对幺弟却是充满了信心,她可是打算早早把李小宝就送进县学,这无疑比李琛,还有大堂兄李大志,他们的起点更高。
说到县学,如何考进去,需要尽早找些门路。
“村长爷爷,琛哥哥在县学读了几年书,不知可有办法搞到历年来县学的招生考试卷子?”
“等他从县城回来,俺帮你问问。”
“怎么,这是打算送小宝也进县学?”就是这年纪太小了、、、、、、
看出了李德厚的疑虑,“就是让他多试试,考不上也没关系。”
就是说吗?当年他孙子,还有李大志,都是上了10岁的年纪,才进入的县学。想见进县学是那么容易的事?不吃几年读书的苦,连去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李德厚自然是希望从小刘村走出来,进到县学读书的人越来越多,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
但是他也没有多说,孩子有志气是好的,自己不能说打击他们信心的话。
真正沉睡在梦乡的李满钱,被李德权拍了几巴掌。
“快起来,这时候你还睡呢,村里人都急着去缴粮,你快跟俺一起交粮去。”
虽然李德权嘴上那么说,可是心里却并不着急。他们家才买的骡子,他跟有车的人家商量好了,大家一起拼车去缴粮。
或许是前段时间挑麦子,伤了腰的缘故,一搬重物身子受不了。所以需要李满钱充当大力选手。
李满钱头脑发昏,“咋不找二哥?”
“你小子还没清醒呢。要不要俺帮你?”
作势抬手要去打人。
“你个死老头子,天天就知道打孩子。”
孙老太去摇儿子的胳膊,缴公粮这事,可不能马虎。
“你大哥服劳役还有些日子,这交粮的事就落你头上了。”
“快起来吧,娘给你蒸了鸡蛋羹,凉了就不好吃了。”
都多大的人,还跟哄小孩子似的。李德权看不惯,可拿老婆子又没办法,索性两手一背,出了房间,眼不见心不烦。
张氏在做针线活,李满福离家也有十多日,走的时候带了些粮食,不知道人怎么样了。
那可是劳役,这世上的活,她就没见过有比干劳役还苦的活了。
于是听到孙老太千哄万哄小叔子的声音,那心里的醋坛子就跟打翻了一样,胃里直冒酸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