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烟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5章 老狐狸韩知州,我在大唐养猪日常,绿杨烟外,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妇人则是收集好羊毛,把它们放在太阳下曝晒。
“像今日的日光,还得要晒三个太阳。”她不禁遗憾,自己想要看羊毛毡的制作,怕不能成行。
然后就看一旁村里的妇人,聚在一块手持木棍敲打羊毛,要不是身旁香菱跟着,她早就一溜烟的跑过来看热闹。
于是她端着架子,拿足了大家闺秀的派头,化身好奇宝宝:“这样敲有什么用?”
这些羊毛制品,不说其他地方,就说一直驻守苦寒之地的边塞将士,对这些东西必是求之若鹜。
这东西稀贵稀贵的,只有一些有身份的有官阶的将领,才能没压力的用上这些好东西。
虽然普通士兵没法跟这些领头的比,不求全身都能置办羊毛行头,但每人若是能有副羊毛手套和羊毛袜子,不会给朝廷财政上带来多大的压力。
更别说其他勋贵人家了,尤其是天子脚下的京城。
所以她很是看好这个生意,既如此,自己更要知道,这些从羊身上剪下来的东西,如何变成宝贝的过程。
“这羊毛晒干后,敲打能把毛中的污秽去掉。”
果然经过捶打的羊毛,颜色变得更加雪白和柔软。
然后对羊毛进行梳理,松散均匀的铺成三层,用开水烫毛,这样羊毛会更加柔软, 边缘防止跑毛,还得用针线缝合,最后卷起打结。
四人拉绳来回滚动,滚到九九八十一圈,可以使羊毛贴合在一起。
展开后,李小苗着急的上前来,现在根本看不出原来羊毛的样子,不仔细瞧,还以为是棉花被胎。
只是棉花被胎没法与之相提并论。
李小苗露出满意的神情,看来村里人真的有好好跟着学,这架势就像干惯了这种活的人。
“郡主,这还没成呢。”一旁妇人见她一脸喜色,与有荣焉的道。
然后把整张羊毛又翻过来,重复以上的动作,成型后就是对羊毛毡进行清洗的工作。
晾干后便是能使用的羊毛毡。
这么看下来,制作羊毛毡还不算细致活,若是做羊毛手套、羊毛袜子,这些对针线手艺要求不高的物件,村里妇人还能应付。
但若是做成衣之类的,还得有经验的绣娘才行,可她一时上哪能找到大量的绣娘?
正在她愁肠百结,就看到王明和幺弟两人,正欺负小羊,呲牙乐呵着,王明一个不注意,被母羊用头结实一顶,一屁股摔到地上。
母羊护犊的很,仍不打算放过他,打算再来一击,王明连爬带跑的,带着哭腔喊:“妈呀!”一声,一下子蹭了老远。
这下打断了李小苗的思绪,眉头拧的更厉害了,果然七岁八岁狗都嫌弃。
“王明~”听刚才的哭喊,她着实吓了一跳,便抬脚去看看他人怎么样。
王夫人?
福至心灵,她怎么把这号人给忘了?王夫人跟玲珑绣坊关系密切,找她帮着引见背后的东家,应该不是难事。
绣娘找到前,她还需要大量的羊毛毡,不知艾尔达他们,能不能赶在大雪封山前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