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锋芒渐露
尚行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锋芒渐露,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尚行哈,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打那次巧妙化解梅妃的阴谋之后,杨玉环在宫中的威望如同雨后春笋般蹭蹭往上涨。皇上对她更是信任有加,仿佛她已然成为了自己在宫廷事务中的得力臂膀,经常让她参与宫廷事务的处理。
有一回,宫里要举办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这祭祀活动,乃是关乎国本与皇室尊严的大事,从礼仪规范到流程细节,皆如精密的榫卯结构,容不得半分差错。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先辈的期许与上天的庇佑之意,故而备受重视。
皇上特意将杨玉环唤至跟前,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许,和声说道:“爱妃啊,此次祭祀活动意义非凡,朕思来想去,唯有你能担此重任,就交由你来筹备吧,朕坚信你定能办好。”
杨玉环听闻,心中顿时五味杂陈,既为皇上的这份信任与重用而深感荣幸,又深知此事责任重大,压力如泰山般压在心头。她心里明白,这事儿若能办得圆满,皇上定会更加看重她;可一旦出了任何差池,那后果不堪设想,恐将万劫不复。
杨玉环不敢有丝毫懈怠,她深知欲成大事,需谋定而后动。于是,她先是亲自去寻宫里负责礼仪的老太监。那老太监在宫中历经数朝,对各类礼仪规程可谓了如指掌,是宫中礼仪方面的活字典。杨玉环见到老太监后,恭敬有加,虚心请教,详细询问祭祀的每一个流程,从前期准备到仪式进行,再到后续收尾,事无巨细,一一打听清楚,还将老太监所讲的注意事项,一一铭记于心。
而后,她又不辞辛劳,亲自前往祭祀场地。那场地空旷而庄严,她踱步其间,仔细查看每一处角落,从地势的高低到周边的环境,从建筑的布局到设施的摆放,都一一考量。她根据祭祀的规格与要求,精心安排人员布置,大到整体的格局规划,小到每一个物件的摆放位置,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筹备过程中,杨玉环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卓越的见识,发现原有的祭祀流程虽传承已久,但其中有些部分确实显得繁琐冗余,而且与当下大唐的繁荣昌盛之景不太相符。经过深思熟虑,她大胆地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对于一些已然失去实际意义、纯粹流于形式的仪式,进行简化,使其更符合当下的节奏;同时,为彰显大唐的繁荣昌盛,增加一些能体现大唐文化特色与国力强盛的元素,如在祭祀器具上融入大唐独有的工艺装饰,在仪式环节中加入展现大唐盛世风貌的表演片段等。
她将这些建议呈与皇上,李隆基听后,眼中顿时一亮,仿佛看到了大唐祭祀文化在杨玉环的巧思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他不禁拍手称赞:“爱妃,你的想法真是别具一格,精妙绝伦!就按你说的办。”
得到了皇上的大力支持,杨玉环更是干劲十足。她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待夜深人静时才休息,全身心投入到祭祀活动的筹备之中。每一个细节,她都反复斟酌,每一个环节,她都精心打磨,力求将祭祀活动打造成一场完美的盛典。
祭祀那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一切都按照杨玉环的精心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仪式庄重而又不失隆重,既保留了传统祭祀的肃穆与庄严,又因新增加的元素而充满了新意与活力。那融入大唐特色工艺的祭祀器具,在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大唐的辉煌;那展现大唐盛世风貌的表演片段,更是赢得了在场众人的阵阵喝彩。皇上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欢喜与欣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爱妃,这次祭祀活动你办得堪称完美,出色至极!” 祭祀结束后,皇上对杨玉环赞不绝口,“你不仅将如此繁杂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还让传承千年的祭祀活动有了新的活力与风貌。朕当真是慧眼识珠,没看错你。”
杨玉环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陛下过奖了,能为陛下分忧解难,为我大唐尽一份绵薄之力,乃是臣妾分内之事,臣妾深感荣幸。”
除了此次祭祀活动,杨玉环在宫廷文化活动方面同样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智慧。她心思细腻,深知宫廷之中众人皆渴望丰富的文化生活。于是,她建议在宫里举办诗词大赛,以诗会友,让宫廷中的才子佳人能够一展才华,切磋诗艺;还提议举办绘画展览,将宫廷画师与大臣们的佳作展示出来,供大家品鉴欣赏。如此一来,不仅能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还能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宫廷文化的繁荣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