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动摇军心
尚行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3章 动摇军心,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尚行哈,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嵬坡的营地,风雨渐渐小了些,可紧张的气氛依旧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杨玉环那饱含深情的回忆,像一把把温柔的钩子,轻轻拨动着士兵们的心弦,不少人脸上的神情开始松动,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过去。
“俺还记得,”一个身材魁梧的士兵挠了挠头,声音带着浓浓的乡音,“小时候,俺爹带着俺去长安城里赶集。那时候的长安,热闹得不像话,到处都是叫卖声。俺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眼睛都看直了。俺爹还给俺买了个小糖人,俺高兴得不得了。”他的眼神里闪烁着怀念的光芒,“那时候,日子虽说不富裕,可心里踏实啊。哪像现在,到处兵荒马乱的。”
旁边一个年轻的士兵也跟着点头,脸上满是憧憬:“是啊,我记得有一年过年,村里张灯结彩,大伙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那时候,虽说没什么大鱼大肉,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比啥都强。”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可现在,为了躲避战乱,爹娘都不知道去了哪儿,我连他们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说着,他的眼眶红了起来。
这些士兵们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大唐曾经的繁荣与安宁,那些美好的画面在他们脑海中不断浮现。他们想起了家乡的田野、熟悉的街巷,还有亲人的笑脸,心中的怨恨和愤怒在这温暖的回忆中渐渐消散。
“贵妃娘娘说得对,”一个瘦高个的士兵小声说道,“以前的大唐,是那么的好。陛下也一直是个好皇帝,只是被杨国忠那奸臣给害了。咱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就错怪了好人。”
“就是,”另一个士兵附和道,“贵妃娘娘看着也不像坏人,她和陛下感情那么深,肯定也希望大唐能好起来。”
那些原本态度强硬,坚持要杨玉环死的士兵,此刻也开始有些动摇了。他们看着杨玉环,再看看李隆基,心中的怒火不再像刚才那般熊熊燃烧。那个满脸横肉的士兵,原本还梗着脖子,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现在也沉默了下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可是……”他顿了顿,还是不甘心地说道,“杨国忠犯下那么多罪行,贵妃娘娘真的一点都不知道?我还是有点不信。”
“这位兄弟,”杨玉环看着他,眼神中满是诚恳,“我知道你心中有疑虑,换做是我,也会这么想。但我真的可以对天发誓,我从未参与过杨国忠的任何不法之事。我一直深居宫中,所思所想,不过是如何陪伴陛下,如何让陛下能安心治理国家。”
“是啊,”李隆基也开口说道,“杨国忠的所作所为,朕也是后来才察觉。朕身为天子,没能及时发现他的罪行,是朕的失职。但贵妃她真的是无辜的,她一心为朕,为大唐,从未有过二心。”
士兵们听着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话,心中的天平开始慢慢倾斜。他们想起了平日里听到的关于贵妃的一些传闻,说她心地善良,时常救济宫中的下人;说她对李隆基情深意重,在李隆基生病时,衣不解带地照顾。这些传闻,此刻在他们心中一一浮现,让他们对杨玉环的怀疑越来越少。
“陛下,”一个老兵站了出来,他的脸上满是沧桑,“我们都是大唐的子民,都希望大唐能好起来。我们也知道,您一直都想把国家治理好。只是这些年,我们实在是过得太苦了,心中的怨恨积攒得太多。”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们不是想为难您和贵妃娘娘,只是希望能有个说法,能让死去的兄弟们安息。”
李隆基走上前,握住老兵的手,眼中满是愧疚:“老哥哥,是朕对不住你们,对不住大唐的百姓。朕向你们保证,一定会严惩杨国忠,给大家一个交代。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唐重新恢复太平,让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
“陛下,我们相信您!”那个瘦高个的士兵大声说道,“我们愿意再给大唐一次机会,给陛下一次机会。”
“对,我们愿意相信陛下!”其他士兵也纷纷附和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