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思念长安
尚行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思念长安,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尚行哈,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蜀中别苑的夜,静谧得有些让人沉醉,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丝丝凉意,庭院里的花草在月光下摇曳生姿,投下一片片斑驳的影子。杨玉环身着一袭素色的寝衣,发丝有些凌乱地披在肩头,独自一人静静地凭栏而立。她的目光穿过那重重叠叠的山峦,仿佛能直接望到千里之外的长安。
“长安,那里的灯火此刻是否依旧辉煌?”杨玉环轻声呢喃,声音里满是无尽的思念,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长安那热闹非凡的景象: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商贩们扯着嗓子叫卖,糖葫芦、绸缎、笔墨纸砚……琳琅满目的货物摆满了街边摊位。行人摩肩接踵,有穿着华服的达官贵人,迈着悠闲的步伐;也有布衣百姓,脚步匆匆却难掩生活的烟火气。孩子们嬉笑打闹,手中紧紧攥着刚买来的小玩意儿,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宫廷中,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阳光一照,反射出五彩斑斓的光晕。宫女太监们穿梭其中,各司其职,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御花园里,四季鲜花盛开,牡丹雍容华贵,玫瑰娇艳欲滴,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嗡嗡忙碌着采蜜。她想起了在宫廷里与姐妹们一起赏花、斗草的欢乐时光,那些清脆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还有那些曾经陪伴在她身边的故人,高力士总是那么忠诚可靠,每次遇到难题,他总能想出办法解决;还有那些一同长大的宫女们,她们一起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彼此之间的情谊深厚而真挚,他们的音容笑貌,此刻也如同走马灯一般在她的脑海中一一闪过。
“玉环……”身后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打断了杨玉环的思绪。她转过头,看到李隆基正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她走来。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略显疲惫的身影,这些日子为了稳定局势,他日夜操劳,脸上的倦意愈发明显,黑眼圈浓重,眼神里也透着疲惫,但那股身为帝王的坚毅,依旧在他的目光中闪烁。
“陛下,您怎么还没休息?”杨玉环关切地问道,眼中满是心疼。她看着李隆基,心中涌起一阵酸涩,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帝王,如今却被这沉重的局势压得有些憔悴。
李隆基走到她身边,轻轻地握住她的手,他的手宽厚却粗糙,这些日子的操劳让他的手多了几分沧桑,说道:“看你一直没回来,便出来寻你。”他顺着杨玉环的目光望向远方,似乎也看到了那遥远的长安,“你又在思念长安了吧?”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长安,那是他们的根,是他们曾经的辉煌所在,如今却成了心中最遥远的牵挂。
杨玉环微微点头,眼中泛起一丝泪光,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陛下,我……我真的好想长安,想念那里的一切。想念长安街头的热闹,想念宫廷里的一草一木,想念那些熟悉的面孔。”她想起了在长安的无数个日夜,与李隆基一起在宫廷中漫步,一起欣赏歌舞,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如今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李隆基轻轻将她拥入怀中,安慰道:“我知道,我又何尝不想呢?等大唐平定了叛乱,我们就一起回去。回到长安,回到我们的家。”他拍了拍杨玉环的背,仿佛在给她力量,也在给自己打气。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依偎在一起,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温暖。然而,这份宁静并没有持续太久,杨玉环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大唐的局势,她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前线的战事如今到底怎么样了?”她的声音里带着焦急,大唐的局势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
李隆基微微皱了皱眉头,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缓缓说道:“叛军依旧猖獗,虽然我们已经在积极地调兵遣将,但局势依然不容乐观。他们攻占了不少城池,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担忧,大唐的命运此刻就像悬在一根细线上,让人揪心。他想起了那些前线传来的战报,城池沦陷,百姓惨遭屠戮,心中一阵刺痛。
杨玉环听了,心中一紧,焦急地说:“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百姓们还在受苦,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深陷水火之中啊。”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虽然身处这宁静的蜀中,但她的心却时刻与大唐的百姓在一起。她仿佛看到了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孩子们饿的面黄肌瘦,老人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心中满是不忍。
李隆基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爱妃,你放心,朕已经派人去联络各地的节度使,让他们出兵勤王。同时,也在加强蜀中的防御,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朕已经命令工匠打造兵器,招募新兵进行训练,储备粮草,就是为了能有足够的实力与叛军抗衡。”他看着杨玉环,眼中满是坚定,“不管有多困难,朕都一定会带领大唐走出困境,恢复往日的繁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身为帝王,他肩负着天下苍生的责任,绝不能退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