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8章:计划不如变化快,我在春秋做贵族,荣誉与忠诚,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伯鲁能够拥有卿位,一来是赵获足够坚决,再来就是智氏、魏氏和韩氏帮忙出力,另外就是狐氏和钟氏不够给力了。
狐氏并不是公族,他们能回国得到了晋君午的大力帮助,是好是坏,暂时说不准。
欠了晋君午人情的狐氏,他们某天会还上那个人情,可能也是还不起干脆就不还了。
钟氏本身的实力就那样,作为牌面的钟全能够消化掉其余五家,踏上的道路会是成为真正的卿族,才不是继续当木偶被国君操控。
所以了,其他人可能是在装傻,晋君午是真的傻,注定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晋国公族的衰弱跟历代国君肯定有关系,真正让公族实力遭到大幅度削弱的主因则是担任卿位的公族转为卿族。
曾经从公族转为卿族的家族有几个?除了韩氏之外,其实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其他列国也有卿位,但是并没有卿族这种存在。
晋国的卿族,专门指有卿位的家族,并且这些卿位家族着实是庞大到惊人。
拿现在看上去最弱的狐氏为例子,他们归国时带回了四万多人,获得封地的短短四年内就膨胀到了十万多人。
这十万人中有至少三万人是吸收自异族,剩下的来自封地的增加和历次战争得到的俘虏配额。
最弱的狐氏担任卿位都能在四年之内有十万多的人口,能够想象得出成为卿位家族是多赚的事情了吧?
而狐氏有十万多人口,并且还是晋国卿位家族中人口最少的那个,比起其他列国的家族则就摇身一变成为庞然大物。
目前诸夏这边的诸侯国数量已经是一减再减,有十多万人口的狐氏,他们的体量比之邾国、薛国、滕国、等等一些不入流的国家,不管是从拥有治理权的土地,或是持有的人口总数,其实是大得多了。
而像智氏这种家族,说是一个家族,打从实际上却是比之卫国、鲁国、莒国等等一些列国在各方各面更强,尤其是在军事实力上面。
单纯比军事实力的话,也许智氏胜过齐国、秦国,可以跟楚国、吴国这种实力的国家掰一掰腕子?
时间到了冬季中旬。
智瑶接到了司马穰苴的紧急汇报,讲的是齐君荼死于药杀。
什么是药杀?就是中毒死了。
堂堂一国之君竟然会中毒而亡?这一件消息要是传开,信不信列国诸侯会增设一个岗位,也就是专门试菜的贴己人?
派人下毒的是不是公子阳生变得完全不重要,哪怕不是他也会被人认定就是。
从信中能够看出司马穰苴极度愤慨,他对智瑶的申请不是攻打公子阳生,相反请求实际控制“崔”和“頼”这两座城邑。
司马穰苴还在信中给智瑶进行预言,认定齐君荼的死亡不会让齐国的内乱结束,公子阳生登极不久之后必然会死于非命。
预言啊?聪明人很爱干的事情,真的料中了的话,不止能展现出自己的智慧,逼格也将蹭蹭蹭地往上猛涨;料错了也没什么,反正干类似事情的成本几近没有。
所以,春秋时代的预言家挺多,晋国这边最出名的预言家叫师旷。这位盲人乐师的能力很强没有错,能够出头的原因之一就是料中了很多事情,得到了晋悼公的看重,有幸辅佐晋悼公、晋平公、晋昭公三代君主,给家族攒下了不俗的家产,随后在晋顷公时代成了为他人作嫁衣。
司马穰苴在信件的最后提到一点,归师之后需要与智瑶好好谈一谈接下来对齐国的干涉。
总体来说,智氏出兵齐国的原因是要弄掉田氏,然而田氏并没有被干掉,相反有点越混越开的意思。
如果说智氏的军事行动失败,没有灭掉田氏,好像是那么回事?
问题是,要看看“崔”和“頼”被谁掌握在手。
智氏控制着“崔”和“頼”,等于说割裂了齐国对济水以北的控制,尽管那边没有什么城邑,土地就不是土地了吗?
不出意外,智氏一定会将控制权拿到手,后面再确认主权归属。这样的话,智氏也就有了自己的沿海,利用得当的话,利益会大的惊人。
“扩张太猛了点?”智瑶知道计划不如变化这回事,脑壳还是有点疼。
尤其是一点,智氏扩张得离齐国都城“临淄”太近,齐国一时半会可能无法阻止,以后喘过气来绝对会进行反扑的。
所以是,智瑶要么一再干涉齐国,弄得齐国根本无法得到消停,不然就是亲自下场进行一再打击,持续削弱齐国的同时,再不断占领他们的地盘,直至某天再一举灭国?
将一切都捋清楚之后,智瑶开始频繁地与所有卿位家族展开社交,态度就是各家族应该和睦,争取让晋国早日恢复霸业。
其他家族对智瑶展现出来的态度很高兴。
他们怕的就是智氏过于霸道,乃至于智瑶像赵鞅那样非要弄死一两个卿位家族。
智瑶想要和睦相处?那可实在是太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