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9章 平县不平常,大宋将门,青史尽成灰,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京之前,王宁安还在犹豫着,下一步究竟要干什么,正好赵宗景要充军,他也担心老爹,再说了岭南可是一块宝地,有太多急需的东西。
辽国走上了农业商品化的道路,效率会大幅度提升,有了奶粉和肉松,他们不用为了军粮愁,能够动长途奔袭,不容小觑。
如果大宋,更准确说是平县,变更慢了,落到了辽国的后面,没准就弄巧成拙,提前亡了大宋呢!
王宁安的压力不小,他急需前往岭南,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劳力、粮食、铜矿!
只要这三者到位了,他就有把握彻底甩开辽国。
相比起理财,王宁安更看重创造财富。他向赵祯立了军令状,此行一定帮皇帝弄到5oo万贯收入,顺便去考察铜矿,想办法解决钱荒问题。
赵祯犹豫了再三,才答应放王宁安去岭南。
既然是充军配,赵宗景那个倒霉蛋只能跟着大队人马从6路南下,押运着一批军需武器,向岭南行动。
至于王宁安,才不费那个劲儿呢,他准备从平县走海路南下,坐船快又轻松,还能顺便看一看平县。
“要说我这个父母官啊,也够不尽责的,走了好几个月,也不知道一亩三分地怎么样了?是不是蒿草遍地,乱成一片,要是那样,我可就没脸南下了。”
王宁安躺在了杨曦丰盈的大腿之上,惫懒地说着。
杨曦抓起一粒葡萄,塞进了王宁安的嘴里,自从去了辽国一趟,小两口已经越亲密无间,除了最后一关没法突破,杨曦越来越纵容王宁安,把他宠上了天。
马车还在向前,小妮子笑道:“我听苏妹妹说了,你担心多余了,平县好着呢!”
“当真?”
“那可不,苏妹妹的弟弟来信了,说是平县那么多的能人,谁都能负责一块,哪用得着你操心啊!”
王宁安眨了眨眼睛,嘴上附和着,心里却有些打鼓,就怕能人太多,不听指挥,那可就坏事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重新回到了平县。
刚一进入平县境内,杨曦就大吃一惊,忍不住站在车辕上,平高远眺,情不自禁道:“真壮观啊!”
王宁安从车厢里爬出来,也看了过去。
果然,道路两旁,全都是平整的田地,一眼望不到边。
划分成大小相同的区块,田地中间,有灌溉水渠,每隔一段,就有一口水井。
这些工程都是刘彝带领百姓赶出来的,河北灾害不断,黄河泛滥,挖掘水沟,既能灌溉,又能排洪,防止盐碱化。
农田里种的都是高粱和大豆,别看王宁安把酿酒的方子给了辽国,想要一时三刻就酿出好酒,还差得远呢!
沧州的烧酒依旧是天下第一,不但在宋辽畅销,而且通过市舶司,还卖到了高丽和倭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酿酒商会的预估,每年至少有1oo万贯的商机。
至于大豆,主要是榨油,才几年的功夫,豆油就已经风靡黄河以北,大豆出油率虽然不高,但亩产很高,足以补足缺点,而且随着养殖业展,豆饼成了最好的饲料。
马场第一批的小马已经逐渐成熟,进入了军中。后续繁殖的战马越来越多,其他各地的牧监也学习野狼谷的经验,预估未来十年,整个黄河以北要增加2o万马匹,每年光是草料,就要5oo万贯。
这是多大的市场!
唯有庞大的经济利益驱使,才舍得下本。
平县处处透着繁荣,农业如此,工商更是如此,足以容纳12驾马车并排通过的大路,川流不息,有向平县运输原料的,也有从平县运出商品的。
马车穿梭,一刻不停。
不说别的,每隔二里,就要安排两名清理路上马粪的清洁工,一天下来,能堆成一座小山。
繁忙的程度,简直过了京城。
就算是到了晚上,依旧忙碌不止,平县竟然出现了夜班!
夜班啊!
令人指有没有!
汴京也最多是夜生活而已,上夜班的仅仅是那些特殊的行业,可平县呢,工厂作坊,居然日夜不停。
几乎所有人都像是勤劳的工蜂,顾不上休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