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红荟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男女思维差异,绿茵神锋,双红荟萃,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没有场外花边事件困扰的雷东,从而更能专注于足球比赛,这也导致雷东在比赛的时候状态神勇,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竞技状态。
因为在葡超出色的表现,让欧洲所有的球队都不得不将这个唯一在欧洲顶级联赛打拼的中国球员兴趣连连,有中国球员的背景,实力还算可以,导致那个赛季还没结束,雷东就与多家豪门俱乐部传出了绯闻,不过都是一些无良媒体传起来的,这也好像是雷东唯一一次与无关比赛的“花边”新闻。
不过无风不起浪,其实要不是雷东表现真的让那些豪门刮目相看,又怎么会传出这样的小道新闻呢?
即使绯闻连连,雷东依旧没空理这些无关紧要的新闻,依然专注身为波尔图球员的每一场比赛,在那个赛季,雷东再次拿下了联赛射手王的荣誉,虽然赛季末的时候状态不佳连失好局,导致波尔图屈居联赛第二,再一次当了老二,但同时也为波尔图赢得了参加欧洲冠军联赛的机会,这也代表如果雷东能留队,就能随队参加下赛季的欧洲冠军联赛。
到了休赛期的转会窗,各大豪门俱乐部都想拉拢雷东,把他收入麾下球队效力。他们肯买雷东是因为这些球队从一定程度上算是认可了雷东的实力,但与其身后中国市场的推波助澜的关系始终是挥之不去。
不过雷东依然不为所动,继续留在波尔图效力。
到了在波尔图的第二个赛季,雷东顺理成章地随队参加了欧洲冠军联赛的小组赛。那一场比赛意义非凡,雷东当时是唯一一个在欧洲顶级联赛踢上主力的中国前锋,而且还是第一个登上欧洲冠军联赛的中国球员。
记得那一场小组赛,波尔图对阵的是德甲班霸拜仁慕尼黑,那一场比赛,应该是200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杯以来,收视率最高的足球比赛,因为雷东是代表中国球员,站在了世界上最顶级的俱乐部足球舞台。
当时的中国人,无论是懂球的还是不懂球的,顶着时差,守在屏幕前观看比赛,波尔图球迷自然是穿着波尔图9号的球衣为波尔图加油呐喊,而拜仁慕尼黑的球迷,则第一次出现了不太想让自家球队赢球,打平就好的念头。那个时刻,双方的球迷无论支持哪个球队,都有同一个身份:雷东球迷。
尽管那一场比赛波尔图输了,但雷东的发挥依旧可圈可点,这一场比赛意义非凡,雷东代表中国球员向世界足坛宣布,中国球员也能登上最顶级的竞技足球舞台。
转眼间雷东的年龄已经29岁,即将步入三十的而立之年,这个年龄对于一名球员,特别是前锋而言,是一个关乎于职业生涯前程的分水岭。
而当时也恰好是世界杯的预选赛期间,雷东要带领国家队登上足坛最高荣誉——世界杯的竞技舞台,就必须带领国家队在亚洲区预选赛突围,不过同时,还要兼顾着俱乐部的比赛。
当时波尔图想禁止雷东回去参加国家队的比赛,因为过多地参加高水平竞技比赛容易对球员的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波尔图不想雷东分心,保持状态打俱乐部比赛,但是雷东依然冒着被雪藏的危险,回国效力。作为俱乐部和国家的双主力球员,因为频繁的高水平比赛,加上舟车劳顿,雷东当时的身体不堪重负,频频伤病。
因为身体状态不佳,导致雷东俱乐部成绩和国家队成绩都不太理想,本想两头兼顾,可谁知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为雷东低迷的表现,惹得很多球迷对他很很不满,开始对其冷嘲热讽,殊不知这些人,就是当初拼命吹他的那些人。
终于,所有情绪在那一夜的世界杯预选赛之中爆发,中国队憾负当时同样想出线的乌兹别克斯坦队,导致无法出线,再一次无缘世界杯的决赛圈。
那场比赛雷东因为伤病无法出场,可镜头捕捉到这位当家球星之时,他眼里满是想上场的冲动,即便他膝盖上的绷带让人瞩目。
那一晚,中国队又输了,又一次无缘世界杯决赛圈了,球迷们终于爆发了,他们从小看足球看到大,看多少次失望多少次,这一次,再也忍不了了。
当时的炮火全都集中在国家队的球员身上,其中雷东的炮火最为集中,即使他并没有上场,和他关系不大,可没办法,谁让他当时是国家队的扛把子球星呢?
当时雷东也没有说什么,任由各种对他的谩骂横飞。可能他知道一个道理,竞技比赛,输的时候,说什么都是借口,不如不说。
在那之后一个月,雷东在自己生日的那一天,他选择了退役。
他退役的那天,没人欢送,没人祝福,只在一片人潮之中,黯然离开。
同时那天,倪雅也离开了省电视台,回到了秋城。
倪雅不想别人知道,自己为了雷东做了多少,可倪雅也不知道,雷东为了倪雅,放弃了多少。
由于入围世界杯的路程再次崩塌,足球协会也开始痛定思非,颁布了一系列培养足球人才的计划,而雷东,也似乎成为了培养足球人才计划的其中一员......
回想完这一切的潘组,这才慢斯条理地回答倪雅刚开始的问题:“你可以当做这是夸你了。”
“所以说你又损我了。”倪雅佯装生气道。
“那我改个口,你们两个都挺虚伪的——这肯定算称赞。”潘组灵机一动说道。
“他虚伪什么?”倪雅不解的问道。
“所以你承认你虚伪咯?”潘组抓到了倪雅的病句调侃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