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烽火燃情,大宁守梦
莲池幽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章 烽火燃情,大宁守梦,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莲池幽月,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洪武三十年,暮春的大宁,日光暖煦,集市一片喧闹繁华。徐书瑶身着浅粉色罗裙,款步其间,身姿轻盈,恰似春日枝头的娇俏花朵,惹人注目。她柳眉弯弯,双眸灵动有神,左脸颊那道曾狰狞吓人的长疤,如今已然淡去许多,唯有凑近端详,才会发现那浅浅的痕迹。身为大宁颇具声名的医馆与家族产业执掌者,徐书瑶凭借着过人的聪慧与果敢,将产业经营得蒸蒸日上,尤其是她在医术上的造诣,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这日,徐书瑶带着贴身丫鬟秋霜在集市精心挑选药材。忽然,人群一阵轻微的骚动,她下意识抬眸望去,只见宁王朱权在侍卫长周小叨的陪同下,阔步走来。朱权一袭月白色锦袍,衣袂随风轻扬,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他高大挺拔的身形。他身形伟岸,肩宽腰窄,步伐沉稳有力,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室贵胄与生俱来的矜贵气质。
朱权的面容犹如上天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轮廓线条刚硬中透着柔和,剑眉斜插入鬓,眉下那双深邃的眼眸仿若藏着无尽的星辰与故事,幽远深邃,眼波流转间,满是洞察世事的锐利与历经岁月沉淀的沉稳。挺直的鼻梁下,薄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弧度,既不失皇室的威严,又透着几分温和。皮肤白皙如玉,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蒙着一层淡淡的光晕,更衬得他丰神俊朗。
“书瑶,许久未见,近来安好?”朱权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温柔与关切,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那嗓音好似带着一种特殊的魔力,轻轻撩拨着徐书瑶的心弦。
徐书瑶脸颊微微泛起红晕,轻声应道:“一切尚好,王爷呢?”二人相识将近两载,是恋人,亦是知音,可每次相见,那份心动依旧如初。然而,徐书瑶心底清楚,朱权早有王妃,且长子已两岁左右。在朱权深情目光的注视下,她虽满心欢喜,却也隐隐夹杂着一丝苦涩与迷茫。
两人寒暄了几句,朱权因王府有事,不得不先行离开。望着朱权离去的背影,徐书瑶嘴角含着笑意,可笑容里却藏着一抹落寞。他那潇洒的身姿和温润的气质,在徐书瑶脑海中挥之不去,直至朱权身影消失在人群,她才回过神,转身继续挑选药材。
回想起这段感情,徐书瑶心中满是纠结与挣扎。她时常问自己,这份感情究竟何去何从?自己在朱权的生命中,又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她深知朱权肩负着王府的责任与家族的使命,而自己不过是他生活中的一抹意外。每当夜深人静,这些念头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令她辗转难眠。但随着对医术的钻研和在医馆事务中的投入,她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这段感情中。她开始坚定地告诉自己,哪怕感情之路充满坎坷,她也要在医术上有所成就,为大宁的百姓带来福祉。
朱权也并非毫无烦恼。王府中的关系错综复杂,王妃出自名门,背后的家族势力盘根错节。他虽贵为宁王,却也不得不顾及各方的利益和关系。在与徐书瑶相处时,他常常流露出无奈与疲惫。“书瑶,王府中的琐事繁多,诸多规矩束缚,我时常身不由己。”朱权曾在一次相聚时,无奈地对徐书瑶倾诉。就在边境战事爆发,朱权需要决定是优先加强正面防御还是采用突袭战术时,他陷入了极度的纠结。正面防御能稳守大宁,但可能错失歼敌良机;突袭战术风险大,却有可能彻底击退敌军。他一方面想着要保护大宁百姓,一方面又担心战争的伤亡和失败的后果,同时还得考虑王妃家族可能对他决策的影响,内心天人交战,难以抉择。
有一次,徐书瑶偶然看到朱权带着王妃和孩子在街头游玩,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像一根尖锐的刺,扎进了她的心。那一刻,她强忍着眼中的泪水,默默转身,独自离去。回到医馆后,她坐在镜前,望着自己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她渴望爱情,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回到医馆后,徐书瑶径直走进药房。这里摆满了各类珍稀药材和她自制的药剂,瓶瓶罐罐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她坐在案前,轻轻翻开一本医书,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多年来的行医心得与研究笔记。她缓缓翻到记录治疗疤痕的那一页,思绪不禁飘回从前。
曾经,这道长疤犹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让她陷入了无尽的自卑与痛苦之中。但也正是这份痛苦,激发了她钻研医术的决心。她每日天未亮便起身,一头扎进医馆,尝试各种药材的搭配。从活血化瘀的三七,到生肌敛疮的白及,每一味药材的用量、炮制方法,她都反复斟酌。为寻求灵感,她常常在深夜秉烛研读前人医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线索。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她终于调配出了有效的药膏。这种药膏以多种珍贵草药为基础,经过特殊的熬制和提纯,融入了她对药理的独特理解。涂抹时,需配合特殊的按摩手法,促进药效吸收。她坚持每日按时涂抹,忍受着药膏带来的微微刺痛。
日复一日,疤痕渐渐有了变化,从最初的狰狞可怖,到如今不太明显,这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可即便如此,彻底消除疤痕依旧是她心中的执念,她不断尝试新的药方和方法 。
“我就不信治不好你。”徐书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神坚定,小声呢喃。她的身材本就比一般古代女子更加凹凸有致,身着自己仿照现代样式制作的内衣,一举一动间更显性感迷人,洋溢着青春的自信与活力 。
然而,平静的日子逐渐泛起波澜。近段时间,大宁城中渐渐有了关于边境局势紧张的传闻。百姓们交头接耳,神色间满是忧虑。“听说北元的那些人又不安分了,常在边境骚扰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是啊,也不知咱们大宁可还安稳。”集市上,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些传闻像一阵风,吹得百姓们人心惶惶。
徐书瑶在医馆中,也时常听到患者们谈及此事,心中不禁为朱权担忧起来。她深知,一旦战事爆发,朱权必然会奔赴前线,生死难料。
这日,周小叨匆匆赶来,神色焦急,在朱权耳边低语几句。朱权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书瑶,边境突发状况,北元小股势力频繁骚扰,我必须立刻赶回军营。”朱权不舍地看着徐书瑶,眼中满是担忧与坚定。
徐书瑶心中一紧,她深知边境战事的严峻,但还是强装镇定,轻轻点头:“王爷此去,万事千万小心,民女等您平安归来。”她紧紧握住朱权的手,传递着自己的关心与支持。
朱权走后,徐书瑶没有丝毫懈怠。她深知战争不仅关乎军队的厮杀,更关乎百姓的安危与民生的稳定。身为医者和家族产业的管理者,她决定尽自己所能,为大宁贡献力量。
徐书瑶立刻回到医馆,召集所有的医馆伙计和学徒,开始筹备药材和医疗用品。她亲自清点库存,仔细检查每一味药材的品质,确保在救治伤员时能万无一失。“大家听着,如今边境战事吃紧,将士们在前线拼命,咱们虽不能上阵杀敌,但能为他们提供救治,这同样是在保家卫国。”徐书瑶的话语坚定有力,激励着每一个人。
在忙碌的筹备过程中,秋霜心疼地说:“姑娘,您歇一歇吧,这些事交给我们来做就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