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火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3章 致敬,超级U盘,纸火花,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宏伟人造物的崇拜情绪深刻在每一个人的基因里,并由此催生出了“多就是好!大就是美!口径既是正义!”的多炮塔美学。
fast项目那由4450块反射面单元组成的、总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反射面本就是多和大的典型,自然很容易引发人类对于宏伟造物的崇敬情绪。
特别是蜜蜂还专门来了个“口径对比”,更是戳中国内观众的爽点,自然会看的热血澎湃。
到了末尾,画面会忽然拉高到云层高度,然后迅速像西南移动,扫过印度、俄罗斯、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等国的知名射电镜。随后镜头转向南非,掠过在建的ska阵列,并最终定格在位于中美洲丛林里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areci波)。
有意思的是,除了fast和阿雷西博是实景拍摄以外,其他被拉来友情出镜的老前辈都是cgi影像。所幸观天巨眼都有着巨大的体型以及较高的名气,可以找到大量卫星和实景照片,围观也比较规则,建模难度并不大。
阿雷西博始建于1960年,本来是美国人用来探测苏联洲际导弹的大型雷达,后来才被改造成了世界是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不过它的雷达功能并没有因此废止,反而被发扬光大,并因此而诞生雷达天文学。而对于公众而言,这口锅最有名的事迹却是在1974年向发出了被誉为地球名片的“阿雷西博信息”(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成的像素图案),目标是两万五千光年外的武仙座m13星团。选择后者的原因则是因为那里拥有全天最高的恒星密度,整个星团由数十万颗恒星组成,信号被智慧生命接收的概率可能因此增加。
70年代的nasa美国宇航局特别热衷于向宇宙散发地球信号,其在3年后送上天的旅行者1号深空探测器上特地放了一张特制金盘,上面同样刻录了地球的简要信息。后来金盘就被塞伯坦星球的外星人得到了,然后他们乘坐方舟号和报应号前来地球,进而演绎出了《变形金刚(动画版)》的故事。
当然这段情节只是变形金刚编剧对七十年代太空热的致敬之举,实际上旅行者1号直到2012年才飞出了太阳系,而“阿雷西博信息”也才飞出去32光年,比它早走一步的柏林奥运会开幕式元首演讲信号也才飞出去80光年。
不过这并不影响编剧们脑洞大开,把这些事实放到电影里面。9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超时空接触》(contact)就虚构了一段外星人收到希特勒演讲,并将超时空设备制造图纸嵌入其中,发送给地球,并被在阿雷西博工作的女主角接收,最终成功制造设备并实现“接触”的科幻故事。
除此之外,安装在火山口里、看起来很大很震撼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还在其他电影与游戏里有过出镜,并因此获得更多国际知名度。蜜蜂用它作为结尾,即可以解释为向功勋老前辈的致敬,也可以理解为叫板示威,当然它的影像资料最多最详细,可以拿来就用应该也是重要原因。
而在vr新闻从业者袁洋看来,蜜蜂这么做更多是为了炫耀技术,借助拿遍头条的fast展示他们的vr摄影技术以及cgi技术,这从他们专门为《巨眼望长空》推出从2k到10k的多版本视频就能看出来。
这里面效果最好的自然是10逼t10k版本,可以带来最顶级的观看体验,袁洋第一次看过后立即决定让它顶替各位前辈成为新的试机视频,专门用来检测各厂家送过来的vr头显。不过这个版本缺点也很明显,它的存储空间消耗实在太大,仅仅三分钟的视频就占用了他工作电脑四分之一的硬盘空间。
蜜蜂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采用视场分割自适应技术改进vr流媒体的分发,极大降低了vr视频流的带宽需求。可惜cdn内容分发网络还不太支持这种复杂机制,怪兽级的10k流媒体暂时只能用于蜜蜂体育场等线下环境。
“回头得跟老大提一下,我要加硬盘,”最后看了眼定格画面里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袁洋掀起头显,拉出键盘开始填写体验报告。然后他就感到右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转头看向左侧,果然看到王山那货的大脸出现在自己面前,并且眉毛一挑一挑地问道:“又在写你的看片体验报告了。唉,真是羡慕你呀,可以光明正大地上班看片。”
“滚滚滚,想上班看片找小白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