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京卫武学
文心尧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京卫武学,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文心尧龙,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咳咳!子宁!”
主位上穿着紫红色暗花绸袍的卫若兰脸色微变,立刻开口打断了蒋子宁,指了指耳边示意小心隔墙有耳。
卫若兰随即又轻轻瞪了他一眼,蒋子宁说这话就隐隐牵扯到陛下和太上皇之间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了。
在场的几人出身背景都摆在那里,都是功勋之后。
有些事情在家中长辈旁边耳濡目染之下也都是无师自通的,只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这么说。
贾瑛在宁府待了数日后,便收到了卫若兰几个好友的宴请信,他们平日里也是颇为亲近,彼此也十分了解的对方家里的状况。
除了卫若兰、蒋子宁、陈也俊、裘安,还有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铿,川宁侯次子钱元。
至于邓允章前日被他家老爷子叫出门了,至今还没回来。
而这座请客的酒楼便是他们几人合办的,只不过对外以的是卫若兰的名义,几人见面自然又是一番叙旧畅谈。
几人刚刚谈论的便是如今朝中的学政改革,这些年由于军营中上升渠道僵化等问题根深蒂固,导致军中年轻一代存在人才良莠不齐的问题。
就连新立的十二团营的各部游击人选至今都还没有补全。
永昭帝这几日在与内阁几位阁老的商议之下,决意从明年正月开始为各营各卫选拔坐营、把总等掌印军政官员,以此来为朝中提供军中人才储备。
而兵部欲选都督以下子弟中才器颇优、家道相称者以及幼官入学,以孝义亲王的王府旧宅为校址,建在东城大兴隆寺外。
并令五府各卫自指挥以上应袭子弟入学,开办京中武学,以期重振武事。
招生面前包括京卫、各卫的幼官、应袭舍人以及各地武生。
应袭舍人是卫所将官嫡长子弟,幼官是继承祖职时未成年的应袭舍人,武生是参加武科乡试的普通青年。
首科规模初步估计在一百八十人左右,设总武教一人,副教谕三人,训导若干。
学中名额其中给京中子弟一百人,地方各府五十人,民间武生子弟三十人。
除操习兵事之外,学生还需学习弓马技艺,研读《历代臣鉴》等书籍,深入学习《武经》《吴子》等兵法着作。
学里由兵部直接管辖,并规定每月朔日由京营节度或兵部尚书直接考察学生。
此消息一放出去自然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贾瑛自然也在其中,这个信息还是裴之宜派人告诉他的,也让他心中一动。
再联想到前些日子自己的推测,他似乎能琢磨出一些味道来。
蒋子宁耸了耸肩膀,似乎清醒了不少:
“得,我接着喝酒去,反正我觉得子珉你最好多考虑考虑,若是真能从学里出来倒也是一条路,我就怕你身子在里面熬不下去。”
说着,他伸手端起桌上那半盏还冒着热气的酒,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让他忍不住咳嗽了几声道:
“奶奶的,这才痛快!”
卫若兰笑着替贾瑛分辩道:“你可别小觑子珉,他虽然身形不如你健硕,但论起弓马技术来,你还真未必是子珉的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