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咸阳变故
浩然元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咸阳变故,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浩然元宝,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咸阳宫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扶苏站在殿中,身姿挺拔如松。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启禀父王,儿臣以为,当今天下初定,百姓疲敝,应当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荒谬!\"
一声厉喝打断了扶苏的话。李斯大步出列,目光如炬:\"大公子此言差矣!如今天下虽定,然六国余孽未除,匈奴虎视眈眈。此时若放松警惕,岂不是自毁长城?\"
扶苏眉头微皱,正要反驳,却见赵高缓步出列,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大公子所言,倒让老奴想起一个人。\"
始皇帝原本闭目养神,闻言睁开眼:\"哦?何人?\"
\"此人正是前日的张良......\"赵高慢条斯理地说道,\"乃是韩国贵族之后。此人最擅蛊惑人心,常以'与民休息'之说迷惑世人。老奴近日听闻,大公子府上,似乎就有这么一位幕僚......\"
扶苏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赵大人此言差矣。张良先生虽是韩国人,但其才学确实出众。父皇用人,向来不问出身,只问才能。难道赵大人以为,父皇的决策有误?\"
赵高脸色一变,连忙躬身:\"老奴不敢。\"
始皇帝挥了挥手:\"够了。扶苏,你继续说。\"
扶苏深吸一口气:\"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近日各地多有民变,皆因徭役过重所致。不如暂缓阿房宫工程,减轻百姓负担......\"
\"放肆!\"
始皇帝猛地拍案而起,龙颜大怒:\"阿房宫乃寡人之寝宫,岂能轻言停工?扶苏,你太让寡人失望了!\"
扶苏跪倒在地:\"儿臣知罪。\"
朝堂上一片死寂。胡亥站在一旁,冷眼旁观这一切,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退朝后,扶苏快步走出宫门。张良早已在马车旁等候,见他神色凝重,便知朝堂之上必有变故。
\"先生......\"扶苏低声道,\"赵高已经注意到你了。\"
张良神色如常:\"意料之中。\"
\"先生不担心?\"
\"担心无用。\"张良淡淡道,\"倒是公子,今日在朝堂之上,可有什么收获?\"
扶苏苦笑:\"父王震怒,怕是短期内不会再听我的建议了。\"
\"未必......\"张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公子可注意到胡亥公子的反应?\"
扶苏一愣:\"十八弟?他怎么了?\"
\"他在笑......\"张良意味深长地说,\"虽然很隐蔽,但我看到了。\"
扶苏若有所思:\"先生的意思是......\"
\"公子不妨多与十八公子亲近。\"张良压低声音,\"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与此同时,胡亥正坐在自己的马车中,把玩着一枚玉佩。那是三年前那个雨夜,他从张良身上顺走的。当时他以为那只是个普通的饰物,直到最近才发现,这枚玉佩上刻着韩国的王室徽记。
\"有意思......\"胡亥喃喃自语,\"张良啊张良,你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
马车突然停下,一个侍卫凑到窗边:\"公子,赵大人求见。\"
胡亥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让他上来。\"
赵高钻进马车,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六公子,老奴有要事相商。\"
\"说。\"
\"关于张良......\"赵高压低声音,\"老奴查到一些有趣的事情。\"
胡亥挑了挑眉:\"哦?\"
\"此人不仅是韩国贵族,更是和六国遗贵保有密切的联系。\"赵高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若是能抓住这个把柄......\"
\"赵大人,\"胡亥突然打断他,\"你觉得,我大哥知道这件事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