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快速积累的模式
愚拙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0章 快速积累的模式,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愚拙夫子,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田雨接手后,给原来的订船船东下通知,如果不付款,将公开拍卖所有船舶。这些海运公司不接船的另一个原因是,原来的百分之三十的定金,现在就够买同样的一艘船。如果接船,就等于损失了两艘船。所以,他们宁愿违约。接到律师函后,他们直接回复合同终止,定金不要了。
五个造船厂的工人都处于失业状态。田雨询问他们要不要到华夏工作,薪水和原来一样,有突出贡献的,还另外有奖励。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人都欣然前往,毕竟吃饭比什么都重要。刘铮就将大连海边专门预留的十千米海岸,作为造船厂集中区。大连新区汇集了制造船舶的全产业链体系。
接着,田雨又购买了一家飞机发动机厂,和下游三个配套零件厂家,形成了全产业链。她把飞机厂及配件厂需要的所有设备和零配件,全部用购买的二手船和新船运回东北,建立新厂。这些船舶几乎每天都向东北发送钢铁和其他设备。倭国的海军看到这些,都恨得牙根痒痒。但是,他们对挂着米国旗帜的船舶无可奈何。这更加激起了天皇要掐断抗日自卫军物资供应的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和米国展开一战。
刘铮是连米国濒临倒闭的航空运输企业的运输机都买。航空公司的新飞机、运输公司的二手飞机,一次就买了一千五百架,都放在米国新成立的航空公司。东北需要的轻便货物和人员运输,全部通过四次加油从米国来到东北。
田雨发现一家快倒闭的船用发动机厂,里面有他们自己专利的大功率蒸汽轮机和大功率柴油机。请示刘铮后,直接将发动机厂购买,将企业的所有设备、成品、半成品和其他材料都运回大连新建的发动机厂区。包括生产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人,都坐飞机到了大连新建的机场,从机场走十分钟就到了生产发动机的新厂。而原厂则逐步购买新设备、新材料,为未来生产打下基础。
现在,东北的很多新厂,都是用船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船用柴油机从生产厂带来了几百台,从倭国缴获了近百台。一时之间也没有这么多船舶要用。但这些发动机,为新建的五个船厂生产的船舶,提供了物资和能源保证。
苦了从米国购买的五十艘油轮。油轮挂着米国国旗,每天不停地从中东各国采购柴油和汽油。再后来就从自己的炼油厂拉回柴油和汽油。看着挂着米国国旗,却是华夏人驾驶的油船,鬼子生气却不敢拦截。刘铮知道这不长久,在压力机制出来后,就加紧焊制储油罐。得益于还没有开始建造船舶和潜艇,焊工却培养了两万多。在安东、大连、营口、葫芦岛等地建设八个储油罐群。同时加紧大庆炼油厂的建设,在庄河也建立了一个日处理五万吨原油的炼油厂。
虽然欧洲打得热闹,米国却陷入了经济危机,工厂倒闭、民不聊生。为了刺激经济,必须通过释放民众压力才能让经济恢复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