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秦一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3章 垣城武库,长平长平,楚秦一鹤,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使臣赶紧道:“但得一面耳!”
陈四道:“使君使于敝县,敝县失于恭敬,愿使君加恩!”
使臣觉得,这位县令一定是对自己有意见了。新县令刚上任,最忌讳旁人不信任,还谈论前任,使臣对此深有体会,眼前这位县令一定在这方面误会了。念及此,使臣连忙堆出笑来,道:“臣岂敢!臣方入驿,而令亲至,足见情谊!”然后不等陈四提问,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以示好于陈四,道:“臣今奉王命,兴武库于边邑。垣处历山,五金出焉。正武库之要地也。此臣所以奉于令者也。”
陈四听了使臣这番话,心中暗喜,但脸上反露出犹豫的神色,道:“垣胜兵者不过万人,常兵才百人,纵设武库,其奈少卒何?”
使臣道:“赵有武安,韩有棠溪,皆兵库也。魏本有安邑,盐与金出焉,而今失矣。其近者,惟垣也。垣地少而民众,然其地多金,正当役之深山,伐木出金。臣恐垣之富且庶,只在须臾!令新任,恐有不知。垣若论田亩,实不足与诸县相抗,所胜者,在金也。但年得数器于世,臣恐棠溪不足加之!”
陈四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使臣,仿佛不相信他说的话。使臣道:“武库段子,韩人也,通于金工,乃于大梁鼓炉而器,王甚喜。乃令天下仿之。”
陈四道:“其器奈何,用工几何,所费若干,年入若干?”
使臣道:“令勿虑也。武库之立也,有图样式师之法,其所费也,尽出于大梁,垣惟给粮秣耳。”
陈四简直不敢相信还有这么好的事,问道:“工式何在?何所立也?”
使臣道:“惟在令允与否耳。令其允之,则工式图样旦夕而进。”
陈四不敢露出喜出望外的神情,道:“但勤王事,何敢辞焉!”
使臣道:“令之言是也。令若辞之,吾恐新令复得任也!”
陈四安顿好使臣,匆匆回到县里,立即和尉、丞商议。大家都不敢相信天下会掉下这样的好事。如果在大梁的支持下修建起冶铜、冶铁的产业,不仅垣城,边河东都发了!
陈四再派人到安邑,向张禄等报告这一消息。三人皆决定,一定要把铜铁业留下来。为此合计了一夜。
第二天,陈四亲自驾车,将使臣接到县府,迎入堂内。使臣取出文书,宣读了魏王的教令。三人对着使臣诉了一番苦,接受了教令。使臣道:“垣既奉命,臣当请于王,遣匠入垣。冶铸百工,恐当千余,愿垣早为安置。”
陈四特意请使臣到城里转了一圈,与使臣议定了安置计划,说好垣县准备好粮秣、房舍,准备百工进入。
使臣走后,陈四心是忐忑不安,惟恐事情败露,魏国工匠不入。频频派人往轵道方向探巡。又派人赶往安邑,紧急请示。终于,几天后,安邑终于回报:着垣诱魏工匠入垣;河东守尉皆驻左邑,留丞安邑。陈四心中暗道:从左邑到安邑不过三四十里,提前这么点地有什么意义?
秦人攻占垣城没有经历激烈的战争,入城后,对邑民的干扰也不大,秦法还在县一级学习中,并未向下普及。垣城此时表面上和在魏的手中没有什么区别,——除了那一千秦卒。使臣来时,这一千秦卒都进入军营,连例行的早操都取消了。
就在陈四腹诽之时,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出现在县府前,请见县令。官吏不知是谁,要赶他走,老人说,自己是县令的亲戚,特来投亲,但请县令一见便知。官吏进去通报,陈四自然是不在府中,府中只有垣尉。垣尉听说垣令的亲戚要来投靠,也不能不管。出来一看,吓了一跳,竟然是张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