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浪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920.第1920章,1627崛起南海,零点浪漫,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下船之后无需旁人介绍,李溰便已经注意到了罗升东的存在。这位据说是前大明武官的海汉地方官身形健硕,肤色黝黑,头发早已如海汉人一样剪得极短,衣着也是海汉式样的对襟短衫,脚上是一双三亚产的牛皮凉鞋,看外表已经与李溰早先见过的海汉高官们非常相似了。

罗升东主动迎上前来向李溰做了自我介绍,这一开口李溰还是能听出对方所说的海汉官话中带着明显的地方口音,估计是难以矫正了。

“欢迎世子来莺歌海做客,但我们这里地方小,条件也比不了三亚,世子可不要嫌弃。”罗升东当了几年私盐贩子,后来又再次入仕,接受过官方的培训,谈吐水平已经远超当年那个水师把总了,即便当下面对的是外国政要,他也依然能做到应对自如。面对第一次打交道的朝鲜人,罗升东表现得还是比较低调,先主动表明本地的短板,看看对方的回应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李溰应道:“罗大人客气了,在下来之前就有所耳闻,此地乃是海汉国规模最大的一处盐场,也是整个南海地区最大的盐场。如此之大的名头,怎么能说是小地方呢?在下就是专程来这里开眼界的,罗大人可不要藏私哦!”

罗升东一听,便知道对方来之前应该还是做了一点功课的,并非对莺歌海一无所知。莺歌海盐场自开发以来,每年都还在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如今所产的海盐数量大约占到了海汉全国盐产量的一半以上。如果不是海汉这两年在浙江石浦、象山兴建了一批盐场,又对原有的一些盐场进行了扩建和产能升级,这个比例甚至很可能会达到三分之二。

但即便如此,莺歌海盐场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其产能在未来数年内估计都不会被别处的盐场超越。所以这个“第一”的名头,的确还能在莺歌海盐场的大门上挂很多年。

李溰到了这里之后就很快发现,其实根本无需专程去参观盐场,从停靠的这处码头开始,到海湾内视野所及的海岸线,基本上全是白花花的一片,根本就看不清到底有多少盐田。这让他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每当到了隆冬时节,大雪铺天盖地下过一通之后,原野中大约也是这样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当然了,家乡的白色是终将融化的雪水,而这里的白却是能够等同于财富,全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李溰心里也有一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在去往莺歌海镇的马车上,他向罗升东提了出来。

“贵国每年生产如此之多的食盐,应该早已经远超国民所需,这多出的部分是都卖到国外了吗?”

“贵国也想从我国购入廉价食盐吗?那倒是方便,从浙江运过去应该很快。”罗升东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套路的人,并没有老老实实地回答李溰的提问,而是反问了一句。

李溰其实并不清楚本国的食盐生产和供应的状况,罗升东这问题他还真答不上来,当下只能笑笑道:“看样子罗大人是不便回答我的问题了。”

罗升东道:“世子说笑了,其实莺歌海盐场外销的食盐,目前也就主要通过广东卖到大明境内而已,数量大概也没有世子所想的那么多。”

李溰听得半信半疑,总觉得罗升东的说法似乎有所保留,但又无从提出质疑,毕竟他所知的关于莺歌海盐场的信息,也仅仅就是这个第一的名头而已,对具体的产量其实没有概念。

罗升东的确是有所保留,但却不是说出来的这部分。莺歌海盐场近年销往国外的食盐数量的确没有大的提升了,低价倾销虽然是个抢占市场的好法子,但如果再加上运输保管人力方面的费用,那就没多少利润可言了。所以海汉现在的做法是与他国搞联合经营的盐场,在当地生产和销售,以此来降低渠道费用。虽然这样做还得分一份给合作方,但这就能冠冕堂皇地把私盐变成官盐,然后大张旗鼓地在市场上贩卖了。

海汉在浙江等地经营的盐场都采取了这样的方式,降低了经营风险和渠道费用,同时获得了稳定的市场。虽然莺歌海盐场外销的食盐量没有增加,但从整个行业来看,由海汉生产并外销的食盐数量其实仍是在逐年递增。不过这种变化也只有行业内的人清楚,外界很难收集到相关的具体信息。

此外还有一个就算是罗升东都不太清楚的用途,那就是工业用盐。工业盐是化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很多化工产品都需要用盐作为原料来生产。而海水中因为融入了多种元素,所以海盐的工业价值要比湖盐、井盐更高。莺歌海盐场作为海汉主要的海盐生产地之一,其产出有相当一部分都被送去了田独工业区,在那里的化工厂经过加工之后变成各种工业原料和工业制品。

罗升东虽然知道这些盐的去处,但具体是如何处理的,他却并不明白。不过他接受过保密培训,知道在外人面前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所以对于李溰的提问,他的回答就对这种特殊用途只字不提了。

在李溰这样的外行人看来,盐依然只有食用调味这个主要的用途,根本就想象不到海汉能利用盐制造出多少超越时代的东西。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吃,那海汉完全就没有必要建造这么多的盐场,只要在大明原有的盐场基础上升级一下生产技术就能满足国民对食盐的需求了。海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建设盐场,兴办盐业,一开始或许是的确存有利用私盐买卖捞钱的目的,但远期目标还是为了满足工业,特别是化工业的生产发展需求。

从码头到莺歌海县城的人口聚居区并不远,果然正如李溰先前所听说的那样,莺歌海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富庶程度却是并不亚于三亚这样的大城市。这里的建筑明显都是近年新建,但几乎没有那种黄泥墙茅草顶的普通民居,城区所见的大部分民房都是制式统一的砖瓦房,其间也有独门独院,占地面积不小的大户宅院,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小县城应有的繁华程度。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病娇大佬他好黏人南卿二二

岁岁儿

南卿二二

岁岁儿

镇国医婿姜洋陆依然

范小东

豪门枭士

云山风海

重生,青梅校花竟成我妹妹

夕橙

好戏登场

鸟川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