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城二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御史下水 分制求赐,怒海争锋:天启大明,鹅城二爷,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溥找上刘钊纯粹是因为中兴会初创时,需要拉个数得上号的人充数,朝中的重臣基本没人会拉低自己的逼格来捧这么个新建的会党,而且现在的重臣不是阉党,就是玩潜伏的东林党,也不可能参加中兴会。
张浦通过吏部清吏司的一个中兴会会员弄到了百官案卷,筛选出十几人打算摸清底细后拉入中兴会。
留在京师情报局的小钟是萧震专门留下负责配合张浦和张采组建会党的。
当张浦将筛选出的案卷交给小钟之后,情报局马上进入状态,最后“铁骨御史”刘钊的底细被扒了个干净。
原来刘钊有了名气之后,就被都察院雪藏了,上官们一般不给他安排差事,生怕这位脑子一热再出个大弹章,刘钊死不死的上官其实不是很在意,但要是因为刘钊牵连到都察院,大家就都不好看了。
御史的差事分大中小三等,所谓大差就是巡按地方,京畿一带是五个御史负责,其他省份一般一个有大事时会安排两个,一般是到地方两三年,即便差不出大案,光是地方官吏的孝敬就价值不菲。
再就是大差中的肥差,什么巡盐、巡河、巡粮、漕运等,油水都是一等一的,没点真关系一般分不到这样的美差。
中差大都是负责督察京师驻扎军队,以及边军的军费使用情况,还有,内库,屯田,科举考试,茶马,监军的纪功是否公平等,多少都能得到相关官员的孝敬。
所谓小差就是纯粹的反腐案子,或者是值班巡城御史之类的,多少也能有些进项。
刘钊没了差事只能吃俸禄,但大明的官员俸禄一言难尽,刘钊家吃肉都得思量再三真不是夸张,京师居大不易,除去租房支出,刘钊那点俸禄一家五口生活的紧巴巴的。
起初没什么,后来刘钊的婆娘实在受不了了,多次埋怨刘钊这御史干的快让一家喝西北风了,刘钊也是有口难言,毕竟没差事没法捞油水,而且年节时同僚们都碍于他的名声,只肯送些笔墨纸砚之类的“雅礼”,别说银子,就是绸缎布匹之类的礼物,他刘钊也是好几年没看到过了。
情报局派出的密探找了个刘钊的同乡,用同乡之谊宴请了刘钊几次,一来二往的算是摸清了状况,走门路最怕官员没贪欲,刘钊则是碍于皮面加上没机会,如今算是找到机会了。
一个城门税吏的案子情报局一番操作下来,算是攥住了刘钊的尾巴,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刘钊算是陷在了里面。
张浦没拿把柄威胁刘钊,而是出头替刘钊维护名声,将情报局手里的把柄坦然的当着刘钊的面一把火烧了。
一个名满江南和京师的年轻士子这么讲究,刘钊顿时就将张浦引为知己。
中兴会可不是只讲主义,萧震让自己的族兄萧睿,在苏州建了连片的规模化的纺织坊厂,并从东番引入了水力机床改装的织机,效率高了数倍。
然后用二张应社在江南的影响力,拉拢豪绅和官员入股,不断的兼并苏州一代的小作坊,初步形成垄断雏形。
凡是中兴会的会员,都能在织坊入股分红,这可不是小数目,垄断苏州的大织坊,加上船队海贸的价格优势,产出就有利润,加上生产效率比此时大明的织坊高数倍,分红可就算是不菲了。
要是成了保皇党的党员,还能入股海贸船队,那可是当今大明最好的投资项目,比土地田产的收益高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