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教导队雏形,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天门客,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16年11月,此时距离段宏谟回国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而振华食品厂完全步入正轨,生产的食品因为物美价廉,加上卢勇祥以及寇慈和杜悦生等人的推波助澜,很快在浙省和上海滩抢占了部分市场,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加之有寇慈和卢勇祥撑腰,期间除了樱花商人碰了一鼻子灰之外,倒是没有遇到别的什么麻烦,这也让段宏谟迅速回本了。

有了钱段宏谟等人马不停蹄的开始着手纺织厂的事宜,拿到好处的寇慈和杜悦生则积极主动的承担了选址建厂以及寻找并收购一家濒临破产的民族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振华纺织厂也很快建立起来,只是目前设备老旧,勉强能够使用,所以段宏谟把从德国带来的工程师全部投放到纺织厂中来协助工人作业,而寇慈则在积极的与欧美等国的商人联系想要购买新的生产设备,从而加大生产获取更多的利益。

就在这一段时间里,产业方面的诸多事务,段宏谟没有丝毫犹豫地将其统统交予了段鹏去打理。与此同时,他自己与卢小嘉则率领着所有的德国教官,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投身于练兵这件大事之中。

历经长达一个多月紧张且高强度的艰苦训练,此时此刻,由卢小嘉所统领的那一营人马已然实现了堪称完美的华丽蜕变!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文化素质也提高了许多,在训练之余段宏谟会安排士兵进行文化学习。

然而,在整个过程当中,这支部队也经历了层层严格的筛选。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尽管这种做法显得颇为冷酷无情,但段宏谟心中有着明确的目标——要将这支队伍锤炼打造成为未来的教导队。因此,即便是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他也必须狠下心来这般行事。

这就造成了整个训练过程中有些士兵无法承担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尽管伙食已经完善,还是有人陆陆续续的选择调往别的部队,对于此段宏谟和卢小嘉则欣然接受,这就造成了现在第一期训练完成的士兵只有不到三百人。

此时段宏谟和卢小嘉看着教场刻苦训练的士兵也不由得有些欣慰。“小嘉,招兵的事宜可以开始了,恐怕过不了多久我就要回北平了,我想在临走前把一营补充完整,所以对于新兵的招募从明天开始就让卢伟着手行动吧。”段宏谟对着身边的卢小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到段宏谟的话语之后,原本还有些无精打采的卢小嘉瞬间像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一般,整个人都变得精神抖擞起来。只见他双目放光,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哎呀呀!其实早在半个月之前,我就已经动过招兵买马这个念头!只可惜,如今这年头想要招募到合适的兵员可真是难上加难!你看看,现如今这世道,真正的良家子弟谁还愿意去当兵吃这份苦呢?正如那句古话所讲——‘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嘛!再加上咱们国家内部局势一直都是动荡不安的,到处都乱哄哄的一团糟。因此啊,除非真的是走投无路、被逼得没有其他活路可选了,否则又有几个人会心甘情愿地主动跑去当兵呢?”说到这里,卢小嘉微微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

段宏谟则一脸轻松地摆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道:“不必担忧!我们这次可不是要搞什么大规模的招兵行动,我的计划呢,就是招来三四百号人也就足够了。依我看啊,这点人数应该没什么问题,肯定可以顺利达成目标的。要是实在招不够,大不了就让一营的兄弟们回各自的家乡去招人嘛,毕竟这段日子以来,除了平日里训练辛苦点之外,咱们可是没有亏待过任何一名弟兄呀!”

卢小嘉眼睛一亮,连忙附和道:“嗯,有道理!那要不这样吧,明天干脆放他们两天假好了,让那些本地的兄弟趁此机会回家乡招兵试试水。另外呢,咱们也安排一下,让卢伟到社会上去公开招募新兵。要是真能招到很多人的话,我可得和老卢好好商量商量,争取给咱整一个加强营出来。哈哈,总之是人越多越好哇!”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了一顿,接着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又补上了一句:“只不过……嘿嘿,我现在手头可不宽裕,这招兵所需的费用嘛,还得靠你来掏腰包咯!”

段宏谟听后忍不住笑骂起来:“好你个卢小嘉,就知道算计我!行啦,这笔钱我出便是。”说罢,两人相视一笑,然后迅速换上便装,走出军营,径直朝着繁华热闹的上海租界奔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背景编辑:这孤儿怎么越扒越红?

焰慧

学院灭我满门,我在葬地成神

元乐

你一个盗墓贼,怎么全是道教神通

小炸鸡

兽世生子,绝美兔妖偏偏宠

抱怨月亮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无敌小金龙

欺耳

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