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与德皇的谈话
天门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与德皇的谈话,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天门客,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到古德里安的话语后,段宏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谦逊的笑容,轻声回应道:“能获得德皇陛下的青睐实乃在下三生有幸,同时,承蒙将军您不吝夸赞,这更是令我受宠若惊、倍感荣光啊!”
古德里安凝视着眼前这位气定神闲的年轻人,心中不禁暗暗颔首赞叹不已。要知道,许多年少轻狂之辈往往仗着自身才华横溢便目空一切、桀骜不驯,但在段宏谟的身上,他所目睹到的却是一种超越其实际年龄的沉着冷静与强大自信。
缓缓收回飘远的思绪,古德里安脸上再次浮现出和蔼可亲的微笑,缓声道:“果真是如此啊!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大地总是令人心驰神往!今日得以与阁下结识,对我而言亦是一大幸事。此刻,陛下正等着与阁下相见,请随我一同前去觐见陛下吧。”说罢,他优雅地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段宏谟面带微笑,礼貌地向古德里安伸出右手,示意请他先行领路。于是乎,两人并肩而出,一个在前稳步前行,另一个则紧随其后,朝着校长办公室徐徐前进。一路上,他们偶尔会低声交谈几句,话题时而围绕着学术研究,时而又涉及到一些趣闻轶事,气氛融洽且和谐。
待二人到达校长办公室时,古德里安轻轻敲响了房门,里面传出一句颇有威严的声音“请进”。
随后古德里安把段宏谟引入房间内,正准备告辞离去,被德皇制止道:“将军不必离去,此次也是想看看这位最年轻且成绩最优异的学员。没什么可回避的,况且将军是我的肱骨,留下了也理所应当。”
随后德皇把目光转向段宏谟。淡淡的笑道:“东方有句古话叫做‘英雄出少年’,这下我算是领教了。”
“段宏谟,华夏国参谋总长段琦瑞二子,于1913年来德国柏林留学,后在你父亲的帮助下进入柏林军事学院学习,同行之人有卢小嘉和徐审义二人也是将门二代,入校前期曾被德国学生歧视,后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身手成功化解,并且得到学员们的尊重,学习期间各科目均表现优秀,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不知道本皇说的可有遗漏?”德皇目光深邃的看着段宏谟一字一句的说道。
段宏谟闻言笑着回道:“学生在陛下眼里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名学子,能得陛下如此重视是学生的荣幸,不知陛下找学生来有何事?不会就是让学生听陛下的夸赞吧”。
看到段宏谟如此表现,不管是德皇还是古德里安都觉得此子的不凡,只要不出意外,未来必将声名鹊起,闯出一片天地,于是便更加欣赏了。
于是德皇继续道:“段,如今你学业有成,不知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你也知道如今德国正处在战争之中,尤其是经过凡尔登战役和日德兰海战两次战斗,虽然德军取得胜利,但同样损失惨重,相比你在学校也已经知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所以我想问下你是否愿意留在德国,在这里你将会有很大的施展空间,毕竟我与古德里安将军也很看好你。”
德皇说完,没等段宏谟回答,古德里安接着说道:“对于贵国的情况我也有所了解,此时经过你们大总统登基的闹剧之后,如今贵国已经暗流涌动,即便是你的父亲段琦瑞将军也不能完全应对接下来的局势,并且我们得到确切的消息你们的袁总统恐怕也将油尽灯枯,那时候你父亲所在的北洋也将不复表面的团结,继而分崩离析。所以,德国相对来说才是你施展才华的最好地方,段,你要好好考虑下。”
听完二人的劝说,段宏谟说道:“如果我连自己的国家都可以背弃,相必陛下和将军恐怕也不会安心用我,虽然我的国家已经满目疮痍,但那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我的家人,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