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以血还血
崔破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章 以血还血,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崔破天,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蒙眼神瞬间一凛,眸中寒芒闪烁,心中暗自思忖:“高句丽竟敢贸然插手此事,看来不给他们点厉害瞧瞧,他们还真不知大唐的威严!”
他倏然起身,猩红披风扫落满案密报,鎏金烛台在羊皮海图上投下摇曳暗影。
海图上的倭州轮廓被朱砂圈得密如蛛网,每条海岸线都标注着新式要塞的建造进度。
高句丽的介入将使征讨倭国的局势变得极为复杂,他必须速做应对,才能掌控全局。
当机立断,李蒙即刻召集夏洛、冬梅等人。营帐内,气氛凝重,众人围聚在巨大的海图前。
李蒙神色冷峻,手指在海图上倭国与高句丽的位置间来回点动,有条不紊地说道:“如今高句丽欲援救倭国,我们必须双管齐下。夏洛,你即刻挑选精锐士卒,加强对倭国各要害之地的管控,密切留意那些反抗势力的动向,绝不能让他们有可乘之机;冬梅,派遣得力密探潜入高句丽,务必查清他们的兵力部署、舰队行程,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众人领命而去,各自奔赴岗位,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在这片海域酝酿。
李蒙深知,若想稳操胜券,必须先稳固在倭国的统治。
在他的严令之下,大唐将士在倭国的扫荡行动愈发彻底。
他们如同一股钢铁洪流,挨村挨户地仔细搜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匿反抗者的角落。
矿洞深处,倭奴脖颈拴着铁链,在燧发枪监视下将银矿石装入蒸汽轨道车。
当某个俘虏试图用竹片记录暴行,冬梅的钨钢匕首已将其手指钉在矿脉上:“郡王有令,私藏文字者,连坐十族!”
对于那些曾参与反抗的村庄,李蒙毫不留情,直接下达屠村命令,一时间,火光冲天,惨叫连连,血腥之气弥漫在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宛如人间炼狱。
百姓们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之中,每个人都朝不保夕,不知何时就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矿场之中,劳动强度不断加大,监工们挥舞着皮鞭,如凶神恶煞般驱赶着倭国俘虏没日没夜地挖矿。
沉重的矿车、昏暗的矿洞,成了这些俘虏的噩梦。
许多人因过度劳累和饥饿,体力不支,倒在了矿洞之中,再也没能起来。
但李蒙对此视而不见,在他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彻底摧毁倭国的抵抗力量,将其资源为大唐所用,为大唐的繁荣与昌盛铺就基石。
与此同时,孙思邈在李蒙的安排下,开始了他的医学研究。
在简陋的营帐内,孙思邈挑选了一批身体相对健康的倭国俘虏,搭建起临时实验室。
尽管心中满是顾虑,道德的枷锁在内心不断拉扯,但当他看到那些 731部队的资料,想到大唐百姓未来可能因医学进步而免受病痛折磨,他还是咬咬牙,狠下心来进行试验。
他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传染病的防治和外科手术的改进上,通过对倭国俘虏的反复试验,他发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配方。
这些成果让他既兴奋又愧疚,兴奋的是医学的突破,愧疚的是试验背后那些鲜活的生命。
李蒙在等待高句丽动向的日子里,一刻也未放松对士兵的训练。
让夏洛把先进军事理念倾囊相授,耐心地教导将士们熟悉各种新式武器的使用方法。
不仅如此,还精心组织了多次实战演练,模拟与高句丽军队的战斗场景。喊杀声震天,士兵们在演练中不断积累经验,战斗力也在逐步提升。
对马海峡的夜雾裹挟着咸腥血气,李蒙立在旗舰观测台上。
望远镜里,高句丽龟船的青铜撞角正在破浪,船帆上靛青的“渊”字刺得他瞳孔骤缩——那是渊盖苏文的家族徽记。
这家竟然还敢来,他凭什么?
不用想,李蒙就猜到是郑彦昭这家伙撺掇的,并且背后肯定还有其余世家在传递消息。
否则,上次失败之后,高句丽一个小国,不可能这么快就再次集结一队战船。
不过都不重要,只要灭掉这一队战船,高句丽不过是案板上的肉,随时都能灭掉。
对马海峡的浓雾尚未散尽,三十艘铁甲舰已列成新月阵型。
“三百步!“了望塔的嘶吼混着浪涛,“左舷十二磅炮装填链弹!”
当高句丽龟船撕开晨雾时,线膛炮发射的链弹横扫而过,桐油帆瞬间燃成火炬。
第一轮齐射掀起的海浪将三艘龟船拍向礁石群。
李蒙透过硝烟看见渊盖苏文在旗舰甲板上挥刀斩断燃烧的缆绳,刀锋折射的寒光与当年刺向他咽喉的匕首如出一辙。
当链弹撕裂主桅杆时,某个高句丽武士突然引爆火药桶,冲天的烈焰中飞出半截青铜头盔。
“五百步!”了望塔的嘶吼混着浪涛,“左舷十二磅炮装填链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