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人口是发展的第一要素
最后一个修仙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8章 人口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后一个修仙者,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没什么要说的吗?”
看到李缘就这么看着自己,嬴政问了句。
“说不了,不会说,没法说。”李缘摊了摊手。
郭童的报告意思其实很简单:资源有些紧缺了。
如今的秦国,是占据了中原天下一半的面积,按理来说有李缘从后世了解矿产分布,资源是绝对不缺的。
可问题是,后世许多矿产都不是表层的,而是在地下。
所以哪怕王宫和国师府有如今秦国领土上所有矿产的分布图,但其中能开采的、能被此时的秦国利用上的,不到五分之一。
按资源量来说,即便是这不到五分之一,也是够秦国发展的。
然而另一个问题又来了——人口分布。
现在的秦国,算上会听秦王王令的西南蛮夷、各地贵族隐匿的人口和奴隶等等在内,秦王能调动的总人口都不到一千万,可以说是地广人稀。
而后世许多矿产资源和城市,都是建立在发展之上的,放到现在,那些地方别说城市了,你连个村子都看不到,老虎和熊倒是可以。
这就造成了,现在被开采的那些资源中,都是相对来说靠近人口密集区的。
后世一个资源型地级市的城区,在此时可能还只是一片山林。
这种情况下,再加上秦国此时科技刚起步、依旧是主要靠人力开采的模式,资源相对短缺也不是不能理解。
而郭童所掌控的国师府商行,由于是三大行之一、承担了秦国绝大部分没有私人行商去的偏远地区的商业行动——还承担了一些政治任务,对商品和矿产的需求是极大的。
为了开发一些地区,也是考虑到一些政治因素,郭童希望科学院能再次展开一些资源勘探,开发出更多偏远地区的矿产。
她并不知道资源勘探是假,科学院直接奉李缘的命去找矿才是真。
嬴政看着李缘:“发展偏远地区,这不好吗?”
“你想发展,也要看那里的人口条件够不够啊。”
李缘带着嬴政走到了一旁的一个宫室,这里有一幅极其详细标准的秦国现在领土面积的地图,他指着蜀郡的一个地方,那里在后世是一个发展得还不错的地级市。
“这里有矿,你想发展,可这周围上百里只有一个偏远县城,人口不到十万。”
“抛去老弱妇女,能适宜参与资源开采和工厂建设的,估计只有两万人,这还是在现在人们农忙已经结束的情况下,一但到了农忙时节,你觉得人们是愿意去工厂和矿山里赚工钱,还是愿意先在自家田里种粮食?”
“还有,这个县周围并没有工业园区,他没有配套的工厂和设施,那如果将这里的资源开采出来了,还需要人运出来;而你看,这个县只有一条土路通往蜀郡郡城成都,那运出来之前,你还需要先用水泥修路,不然雨季一到那土路基本上得废掉。”
“这还只是一个地点,这还是周围有一个人口相对较多的县城的地点,这还是没算上从那个矿到县城的路和困难。”
“我带来的矿产地图你也看过了,有一些矿完全是在深山里,别说县城,周围连个村子都没有。”
“去开采?怎么开采?开采之后怎么运?运出来之后成本几何?还有……”
“别说了。”
嬴政抬手制止,神情凝重的看着面前的地图,只感觉脑袋都有些痛了。
李缘靠到了一旁的柱子上,看着嬴政皱眉沉思的样子,他很想帮他,但这真没办法。
人口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
而很不巧,别说眼下的秦国,哪怕是历史上打下百越、囊括了西南夷、驱逐了匈奴的大一统秦朝,那个时候也只有两千多万人。
这要是放在李缘的后世,人口没过两千万的省都不敢大声说话……
发展是需要大量劳动人口的,不管什么方面,这都是个铁律。
后世的华夏大规模发展的前提,是许多农村人口在家吃不饱饭趁着改革开放去打工了,不然人都被绑在土地上,谈何发展?
很不巧,如今的秦国百姓不仅还无法脱离土地,就算脱离了也不够,因为人少……
“技术!”
忽然间,嬴政看向了李缘:“用你说过的技术解决。”
这确实是个思路。
但……
“我一直都让秦国往这方面走啊!”李缘说:“可另一个问题来了,发展技术的人呢?”
科技发展需要人才和试错,而试错需要资源,人才需要足够的人口基数,甚至足够普及的教育。
现在科学院和工部里的所有技术人员,说到底大部分依旧是李缘来秦国之前的那些工匠,其次才是墨家和公输家这些民间人才。
李缘到大秦才不到两年,哪个技术上的人才是两年就可以从无到有培养起来的?
这还是在李缘给了各个方面的初期图纸和技术之后的。
如果他没办法从后世拿技术,仅仅是个穿越者,那大秦的技术绝对发展不到今天。
“科学院有多少人了?”李缘想了想:“我要没记错的话,科学院和军事研究院加起来的研究人员也才一千人出头吧?他们当中大部分不说都还只是低级人员,还要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和试验,就算出成果了,哪来的人执行?”
以现在大秦的发展速度,大概还要十几年才能勉强达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水平。
在这期间,技术依旧解决不了人口问题。
嬴政沉默了一下,转头朝着外面走去。
李缘跟着他走到大殿内,看到嬴政坐回王座上,拿出了一张新的A4纸,提笔开始写着什么。
李缘走过去一看。
挺巧,标题那几个字他都认识:《大秦人口发展计划》
“你们后世,是不是也经历过人口不足的困难?”一边写,嬴政一边说。
李缘沉默了一下,这个……好像真没有……
“华夏没有,外国有。”他想起了那个曾经技术领先全球、但现在因为工人稀缺而产业中空化的山姆大叔。
虽然他们变成那样有许多政治原因、甚至说是他们自己作出来的。
但那好歹也算个例子吧……
嬴政接着提笔,同时让门口的锦陇把张苍叫来。
“又要借国师府的名头办事?”
“对。”嬴政顿了一下:“那个张苍,对女婴有些看重,寡人要想办法把女子也拉进来,现在人力不足,女子一样可出力,让他办正好。”
李缘沉默了,这倒真挺符合嬴政作风的,缺人了把女的也拉进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对提高女子地位也有些好处。
可张苍……
“政哥,张苍他……”
“你是想说历史上的他在这方面和现在的态度不符?”
李缘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