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东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章 坏了!冲我来的!,大明,从空印案开始,一江东月,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王、晋王、燕王等人,齐齐离开座位,跪拜在地……“儿臣不敢!”
太子朱标,此刻也深知父皇之意,
这一刻。
此次经筵的目的,已经水落石出。
陛下赫然是告知众人,就算是他如大汉高祖,分封刘姓子孙为王之后,只要身居京都的景帝不强逼!
那么七国之乱就不会发生!
看似是汉朝内乱!
实则是景帝自己所为!
他也是在告诫朱标,以后这个大明皇帝,你自己该如何去当——勿要削藩!
而他也是借此,告知百官——勿当晁错!
此刻,一众大臣,纷纷看向胡相,想到之前的猜测,暗道果然如此!
赫然是陛下,要借着邓愈大胜之后,分财权给勋贵,分兵权给藩王!
朱姓子孙,分封天下!
气氛沉静,但众人的心神之中,却一片涟漪。
“陛下!”
突然。
苏闲心头一跳,声音就是从自己的身边响起。
却是方孝孺!
“臣倒有不同意见。”
朱元璋似乎是早就遇到有这类声音,他声音浑厚,直接开口。
“有不同意见就说,今日反正是经筵。”
“汉高祖分封刘姓王,在其在世之时,的确无子嗣敢叛乱,但其驾崩之后,先是有吕后之乱,此后文帝继承大统,济北王刘兴趁着北击匈奴的机会,依旧起兵叛乱!”
“在此事上,难道还能怪罪于景帝削藩吗?”
既然是借古喻今,方孝孺的言辞,尖锐到让人不敢想象。
起码此时的百官,在其直接说出“汉高祖驾崩”之后,眼皮子就开始狂跳,只感觉一阵心惊肉跳,差一点都能看到心脏跳出来了。
果然!
朱元璋的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
但方孝孺恍若未觉,只是高声道:“诸王的确有骨肉亲情,在高祖在世之时,尚且兄友弟恭。但一旦高祖离世,兄弟亲情又能剩下多少?”
“腐儒!安敢乱我弟兄情谊?”秦王朱樉怒骂!
但方孝孺怡然不惧,刚才的平和景象也被彻底打破,转而变得混乱起来。
“秦王,此是经筵之地,论的也是大汉诸王,我有何胆,敢乱您与诸王情谊?”
“你……”朱樉气的说不出话来。
而方孝孺却跨前一步,再度道:“陛下,史书之上,大唐父子情谊在皇位面前,尚且如此单薄。”
“玄武门之变,难道还不够警醒?”
“所谓情谊,在一代之间,或许固若金汤。可两代乃至三代之后呢?文帝之时,大汉诸王已经有起兵之心。”
“兵强马壮,雄心自起!”
“手握利刃,杀心自起!”
“这两者……都是一个道理!”
方孝孺先是语气一顿,旋即再度道:
“到了景帝,并非是景帝先要削藩,而是局势已经到了不得不为的程度。外有匈奴,内有隐忧,晁错如若不辅佐景帝削藩,难道要等到诸王坐大,汉室凌弱之时……”
“真到那时?大汉皇室,可还有景帝和晁错?”
“更何况,吴楚等国打“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谋逆,景帝已经退了一步,诛杀晁错,按理来说,已经完成了他们清君侧的名义。”
“可为何,吴楚还要步步紧逼,最后只有刀兵相见,景帝才终于险胜?”
“你……”朱元璋显然没想到,此人敢丝毫不给自己面子。
但正如他所言。
此次是经筵,不论说什么都不能怪罪。
更何况,他们谈论的是古。
“好!”
“那伱来告诉咱,为何大周分封天下,诸侯国拱卫天子,就能有八百年国祚?”
“可为何后世皇朝,就依照尔等所言之削藩,却最多两三百年不到?”
“这是为什么?”
方孝孺躬身道:“大周也有内乱,也有西周与东周。”
“战国之时,列国互相征伐,动则死上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数百年的战乱不休,难道还不够吗?”
“陛下可想一想,元末之景,数十年时间就已经如此混乱,民生百废!若此景持续上百年呢?”
“更何况,以吾等后世人来看,若非大秦一统天下,统一度量衡、钱币、此后再有汉武帝一统思想,罢黜百家!”
“今时今日,还有我大明吗?”
方孝孺说着说着,已经是苦口婆心,“为何诸多先贤帝王,一路前行,在一团迷雾中打开局面,照亮前路,才有今日。”
“陛下复兴汉统,本该继任前朝之志,一往无前,为何非要回头呢?”
“你……”朱元璋明显已经有些生气了。
“这是经筵!咱说的也是大汉,谁想回头了?”
“你个执拗的东西,咱自然有咱的打算。”
朱元璋怒拍桌子,已经起身。
“咱再问你,王朝末年动乱之因,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干政!”
“东汉末年,曹操能挟天子令诸侯!”
“谁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若是诸王还在,手握兵权,他们敢吗?”
方孝孺所幸跪拜在地,“陛下,若是诸王手握兵权,怕是等不到那个时候。”
“你年纪轻轻,铁打的骨头不成?”朱元璋几乎是咬着牙吼道。
随后他也不想和对方多说了。
直接看向朱标。
“总之,标儿你记好了,这七国之乱,就是景帝的错!”
“为人君主,要对血亲宽容。”
“同样,咱还认为,刘家流淌的血,李家体内流淌的血!都和咱不一样。”
“咱老朱家的子嗣,是绝不会出现前朝乱事!”
“更何况,咱心里自有计较,也会对藩王有所限制。”
这一刻。
朱元璋可谓真的是被方孝孺气得,直接点明目的了。
朱标无奈一叹,旋即只能点头称是。
在这件事情上,父皇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劝动。
而方孝孺显然也发现此事,该说的已经说了,至于陛下,无可奈何……
真的无可奈何吗?
一边想着。
方孝孺不知道为什么,转头看向苏闲。
他的脑海中,不禁回想起前两次的事情。
第一次,空印案!
当时整个国朝是先开始,认为陛下雷声大、雨点小的。
但后面发生的,却是陛下那钢铁一般的意志。
然而一场奇怪奏疏,再一场城头问话,一切都变了,甚至自己的父亲方克勤,都是被其所救。
第二次、宝钞!
宝钞提举司设立两年,在中书省内,六部官员都干扰不了其丝毫运作。而每年的加印更是常事。
结果最后,又被其改变。
甚至这一次,陛下开这经筵,根本原因就是为此。
京城钱庄的出现,本是宫中的玩闹之举,现在却真的在大明京城开花,而且等到邓愈、沐英回京。
宁夏、陕西、山西等地也在筹备……
在今年四月之前,谁又能想到这些?
“你们,可还有人对这七国之乱,有其他看法?”
此刻。
在缓了一口气后,朱元璋又看向下方的一众臣子。
方孝孺年纪轻轻,就已经定型,不可改变,他也不想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