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2章 陕西戒严,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想要得到,却都得拿命拼。
想要像魏忠贤当政时那样混功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魏忠贤滥发的官衔荫袭,早就被皇帝除去了。
感叹着在当今皇帝手下做官的艰难,陈奇瑜却丝毫没有畏难情绪。刚刚三十九岁、便半只脚迈入高层官员的他,还没到养老的时候。有足够的精力和野心,建立自己的功业。
张文郁同样也是如此,年前被皇帝列入阉党降职的时候,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完了,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弹劾下去。皇帝只是看在他是天启二年进士的身份上,暂时留着他占位。
没想到今年却时来运转,皇帝又看中了他在营造上的能力,让他去规划诸王府,建造园林式新城。
这让他的心中,迸发了熊熊野心——
一座新城的建造,怎么说也能在青史上留名。甚至有可能凭此,成为紫阁贤臣。
在这两个多月的忙碌后,张文郁的心思已经完全放在了营造上。
他现在想的不但是建好诸王府,还要建好皇帝所说的大学堂。在这个未来必然聚集很多学子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印记。
甚至,他还盯上了吕祥打算建造的明堂,打算像修建三大殿一样,留下自己的名字。
可以说,在经过近一年的调整后,朝堂上大部分官员,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心立功的官员,能动性已经被调动起来。
但是朱由检此时,仍然还感觉人才不够用。前段时间他想要补充的侍郎,现在都没有补上去。
更别说孙传庭打算设立的陕西都护府,需要一大批既有能力、又忠心的人才。
这让他不由感叹:
“人才难得!”
“忠臣更难得啊!”
“孙传庭既然不畏难,赌上身家性命做这件事。”
“朕又何必疑神疑鬼,给他放权就是。”
心中已决定按孙传庭的设想,给他更大的权力。
不过该有的制衡也要有,朱由检的打算,是在陕西都护府下面分设几个都司。把延绥巡抚、甘肃巡抚、宁夏巡抚管辖的区域,设立独立性比较强的都司管理。
同时要在陕西设立戡乱救灾委员会,在肯定孙传庭决策权的基础上,多任命几个人集体管理。
有了这个决断,朱由检开始在朝堂上推动,在陕西实行戒严。
事实上,这件事在陈奇瑜派人把朱童蒙等延绥官员的奏疏发来后,已经在推动了。
朝堂上很多大臣,都知道陕西发生了大旱。
他们在表面上不说,心里却相信了皇帝的说法。对皇帝能沟通太祖成祖这件事,从之前的觉得装神弄鬼,转变为将信将疑。
很多人的态度,是儒家传统的“敬鬼神而远之”,既不宣扬这件事,也不直接否认。
对皇帝说的陕西今年有大旱、未来十几年有旱灾,他们都默认了这件事,把它当成事实去应对。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想到陕西的旱灾如此严重。实任陕西巡抚、署理三边总督的孙传庭,竟然认为只有把整个陕西卫所化,才能稳定局面。
这让自诩擅长治理地方的文官,如何愿意接受。他们大多认为孙传庭在走退路,是向国初倒退。
国初是没有办法,才让武将治民。现在文官众多,为何要把治理的权力让出去?
所以很多人开始弹劾孙传庭,甚至有些人认为他包藏祸心,想在陕西自立。
对于这些言论,已经下定决心的朱由检,自然没有理会。
他把陕西戒严的事情,交给了兵部尚书袁可立——
由兵部尚书主持,在中军都督府廷议。
袁可立知道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称得上又一个考验。
如果不能按实际情况做出有利于朝廷的决策,他这个被视为宰相的兵部尚书,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毫无疑问会降低——
以后即使设立枢密院,他也不可能成为枢密使,成为枢辅大臣。
所以他对这件事很重视,和很多有资格参加廷议的大臣交流,摸清他们的态度。
在得知很多人反对的并不是陕西戒严,而是孙传庭的都司卫所化提议后,他向这些人道:
“即使陕西戒严,陛下也不会对陕西的事情完全独断。”
“辽东和贵州都在戒严,陛下有因为戒严令,就无视群臣的意见吗?”
对于这件事情,群臣是肯定的。当今皇帝虽然有些揽权,却更舍得放权。
除了海外的事情,辽东和贵州这两个戒严区,皇帝更多地是交给前线大臣决断。
在袁可立一再劝说下,很多大臣虽然怀着疑虑,却还是通过了陕西戒严提议——
毕竟这是皇帝早就提出的,皇帝又早就预测了陕西旱灾的严重性,甚至预测接下来十几年都会发生旱灾。
在不能否认这件事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同意戒严,预防陕西变乱。
袁可立拿到这个结果后,立刻上报皇帝。
朱由检十分喜悦,因为这代表着,他获得了处理陕西事务的全权。以后陕西如何治理、陕西官员怎么任命,完全由他说了算。
在听到袁可立代表群臣请求,不能完全按孙传庭的意思把整个陕西变成卫所、要保留陕西三司后。朱由检结合群臣的意见和自己之前的想法,在陕西地图上涂涂画画,决定道:
“陕西三司保留,但是甘肃那边的陕西行都司,以后改称甘肃都司。”
“由甘肃总兵负责甘肃都司的卫所军队,甘肃巡抚改称护军使,建立护军府理政。”
“宁夏同样如此,宁夏总兵负责军令,宁夏护军使负责政令。”
这两个地方原本就是卫所,如今是进一步明确权责,由总兵处理军务,护军使处理政务。
由于护军使和提督平级,比总兵略高一点,实际是护军府权力更大,和这个职位由巡抚改来相匹配。
所以这个改变,对于巡抚和总兵来说,地位上没有变化。差别是巡抚改成护军使后,可以设立护军府。护军府下面可以设置政务署、廷尉署、卫尉署等衙门,治理更专业些。
而且护军使是兵部提名、九卿廷推,增加了兵部的权力。
袁可立对这种给自己增加职权的事情,自然不会反对。他指着延绥问道:
“延绥灾情最重,要全部改为卫所吗?”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
“这一带人口本就少,更适合用卫所治理。”
“朕打算把延安府和庆阳府各县改为军民卫,以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设立军民府。”
“如果延绥总兵和护军使有能力管辖各卫,可以不设府一级。”
对于陕西一个巡抚管几个府和卫,朱由检早就不满了。如今干脆取消府一级,让护军府直接管辖。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关中平原一带,朱由检的打算是,在巩昌府以西设立陇西都司。把原本的临洮总兵改为陇西总兵,设立陇西护军使,负责管辖这一带。
剩下的凤翔府、西安府、汉中府,则留给陕西三司管辖,仍旧为陕西巡抚辖地。这是陕西最好的一片地方,也是精华所在。如果哪个地方会最后卫所化,那么一定是这里。
三边总督的驻地平凉府,则和靖虏卫一起改为平凉军民府,由三边总督和陕西总兵直辖。
不过孙传庭这个三边总督,更重要的任务是救灾。所以他大概率不会常驻固原,而是在西安等地。
朱由检把孙传庭和负责三省剿匪的杨肇基、杨鹤,还有改称护军使的延绥巡抚朱童蒙、未来的陕西巡抚等官员,都划入陕西戡乱救灾委员会,统筹陕西救灾。
袁可立看着皇帝的划分,暗暗点了点头。虽然没按孙传庭的意思把整个陕西卫所化,却也算成立了大部分。
尤其是各个都司和护军府分设,避免让陕西出现无法节制的大藩镇。
但他最满意的,是皇帝保留了陕西三司,这样陕西的官员就不会裁撤,能减少文官的反对——
毕竟大部分文官之所以对卫所制不满,是因为卫所中没有他们的官位。
如今皇帝设立文官和文职军官负责的护军府,又保留了陕西三司,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的不满。
而且陕西三司的存在,还保留了把卫所转为府县的可能,代表着陕西不会一直以卫所治理。
这让他对支持自己的文官,能更好地交待。(本章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