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兄弟聚餐
写报的小郡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兄弟聚餐,红色家庭的我,在汉东巅峰对决,写报的小郡主,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暮色像一盆打翻的墨汁浸透汉东的天空。
祁进步望着车窗外倒退的梧桐树,雨水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裂痕,恍惚间竟像极了两年前在湘西查办稀土走私案时,那个被双规的县委书记办公室里挂的山水画——同样支离破碎的笔触,同样晦暗不明的底色。
手机在西装内袋震动起来。
司机老周从后视镜瞥见他掏出那部黑色加密电话时,默默调高了车载收音机的音量。
新闻正在播报第四轮巡视组受理信访的倒计时:";截至2014年12月30日……";
";哥!";电话那头的声线裹着电流声劈进耳膜,";老地方?";
祁进步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公文包边缘的磨损痕迹。
那里藏着今天下午才封存的最后三份举报材料,其中某份关于光明湖改造工程的线索,牵扯到省发改委某位曾在太学与他同期进修的干部。
";七点半,巷子口那家徽菜馆。";他听见自己喉咙里滚出的沙哑。
暮色中的青砖墙泛着油润光泽,檐角飞翘的徽派门楼悬着";同庆楼";鎏金匾额 。
这栋始建于民国初年的三进宅院,门墩处嵌着半截断裂的";东风菜馆";石匾——某个时期改名留下的历史褶皱里,仍能辨认出兄弟俩用钢笔刻的";祁氏兄弟到此一游";,墨痕早被三十年的油烟沁成褐色的年轮 。
推门而入,天井里立着明代样式的青石鱼缸,几尾太平湖鲫鱼在浮萍下游弋。
二楼回廊的木格窗棂糊着桑皮纸,透过民国时期安装的西洋彩色玻璃,将落日余晖折射成斑驳的徽州水墨 。
八仙桌木纹里浸着深褐色的腌笃鲜汤汁,桌角刀痕是1987年某次激烈争执的见证——剁骨刀劈入柏木的裂口,至今仍渗出松脂清香 。
正厅照壁悬挂着";清正廉明";的乌木牌匾,金漆剥落处露出嘉庆年间的匠人题记。左侧明厨里,戴着靛蓝头巾的老师傅正在铁锅边";笃笃";敲打毛豆腐,乳酸菌在竹筛上绽放出雪绒般的菌丝 。
后厨防空洞改造成的酒窖内,排列着1972年封缸的太平猴魁黄酒,陶坛表面凝结的盐霜如同徽州连绵的雪峰 。
炭炉上的徽州一品锅沸腾着层层叠叠的丰腴:底层冬笋汲取着三层肉的油脂,中间蛋饺包裹着虾仁与马蹄的脆爽,顶层铺陈的徽州刀板香腊肉,正将三十年橡木熏香渗入汤底 。
侍者端来的青花瓷盘中,古法腌制的臭鳜鱼泛着琥珀色光泽,蒜瓣肉在筷子轻触下如松针般簌簌散落,发酵产生的游离氨基酸在舌尖炸开三重鲜味 。
包厢墙面的炭笔涂鸦里,";宁可食无鱼,不可心蒙尘";的祖训与儿童稚嫩的";进步是猪";相互叠印。
收银台后的博古架上,1989年抗洪表彰会的集体照旁,静静躺着半截印有";徽州同庆楼1972";的红砖烟囱——这是老厨子从拆迁废墟中抢救的历史残片 。
八仙桌在二楼最角落的包厢,木纹里沁着三十年老酱汤的咸香。
祁高阁脱下的检察官制服搭在藤椅上,领口第二颗纽扣不见了——这是兄长再熟悉不过的细节,就像小时候弟弟每次打架回来总要扯掉那颗扣子。
";巡视组明天撤场?";祁高阁用筷子尖拨弄着臭鳜鱼上的红椒,";听说省委招待所后厨今天运出去三箱茅台,怕不是给你践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