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动心思
冰川火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章 动心思,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冰川火鸟,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去了,也只能看到前两届的工农兵大学生和团带班的学员。
75、76级都有哪些知名人物来着?
好像没几个,不值一看。
他蹬着自行车来到北大校园,锁好车子上楼走进教室后立刻引发轰动。
“高老师回来了啊。”
“高老师,文艺战线有意思吗?”
“高老师没有倒向资产阶级吧?”
同学们围着高远,七嘴八舌地问道。
继“苏牧是条狗”和“叶叔”之后,“高老师”迅速成为文学专业同学们口中的流行语。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高远哭笑不得,冲大家一抱拳说道:“亲爱的同学们,饶了我吧,求你们了,什么高老师、文艺战线、资产阶级,这是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们该深入探讨的话题吗?
就算咱学校包容开放,允许我们聊聊这些话题,但是你们把高老师、文艺战线和资产阶级结合起来说,这就有点儿过分了啊。
你们这是有多不相信高老师坚定的革命主义精神啊。”
大家:“哈哈哈哈……”
叶君远把高远摁在座位上,笑着问道:“怎么今儿有时间过来了?”
高远摸出烟来散了一圈,回答道:“费主任托人给我带话说,能不耽误课还是尽量不要耽误,我也是这么想的。剧组里暂时也没多少事情,有事儿了导演会让人提前跟我打招呼的,我这不就回来上课了么。
另外就是,我虽说正式进组了,但也没和老师们打招呼,这不合适,今天回来,也是想着去和费主任、老赵见个面,说一声。”
叶君远点头道:“你想得很周全啊,也是,咱们刚开始上课,缺课太多,功课落下再想补上就费劲了。”
査建英在旁边说道:“没关系,我把课堂笔记借给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随时问我就是了。”
高远冲她一竖大拇指,道:“仗义!”
査建英嘿嘿嘿。
其他同学:“咦……”
“哟,高老师回来了。”江南之教授走进来,笑着调侃高远道。
老头今年83了,仍然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
高远忙站起身,走过去,搀着江南之教授的胳膊笑着说:“先生就别开我玩笑了,在您面前,我哪敢自称‘老师’啊,那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嘛。”
江南之呵呵一笑,目光温和注视着他,“你创作的剧本我看了,用幽默的语言作为外包装,以父子、父女间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的发展,精神内核是展现这个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很不错的一个本子。”
“先生过奖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先生批评指正。”高远谦逊的说道。
他对老先生也极为仰慕。
江南之先生在前几年受到了很大冲击,被迫带领全家远走晋西北。
半路中,儿子儿媳孙子不幸被抓,遭到毒打后先后离世。
临到了先生老两口都没见到孩子们最后一面,连尸首在哪儿也不知道,夫妇二人强忍着悲痛继续赶路,在风沙漫天的晋西北一待就是十一个年头。
亲人的离世,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的生活并没有消磨掉老先生的意志,他依然一身傲骨,在昏暗的窑洞里着下无数不朽名篇。
高远听赵建福说起过老先生前些年的经历。
赵建福还说,南老被接回来的时候,整个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
老校长对他说,回来了,就好好将养一下身子,实在闲得无聊,就去教研室转一转。
老先生一口回绝,传帮带的工作你不说我也会去做,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得站在同学们面前,将来就算死,也要死在七尺讲台上。
听完赵建福的话后,高远感慨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说的就是南老啊。”
“我也正想跟你探讨这个问题呢,你这个剧本诙谐、幽默,也展现了大时代的风貌,但美中不足的是,格局还是有点小了。”老先生在高远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同学们全聚过来了,围在江南之教授身边,听他给高远上课。
高远蹲下来,满眼期待望着老先生。
江南之暗自点头,本就对高远喜爱至极的他,越发欣赏这个谦逊有礼的小伙子了。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只讲究独特性和真实性,创作者在编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展现它的深度和广度。”
江南之娓娓道来:“当然,我也不是说高远写的这个剧本没有深度和广度,他以小人物的视角去展现这个社会的风貌,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我所说的格局小,指的是语言的运用方面略显浮夸,有几个情节也不太真实。”
“先生,比如呢?”高远迫不及待地问道。
能得到老先生的亲自指点,这种机会可得珍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