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你别记仇啊
冰川火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你别记仇啊,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冰川火鸟,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远眨眨眼,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上礼拜刚办完手续。”
“还在外科?”
“对,还在外科。”
“那挺好的,不用每天一大早赶公交去南城上班了。”
张雪梅点点头,说:“是啊,离家近了。”
“诶对了,我小叔最近干嘛呢?”高远突然想起高跃林来,有日子没见到他了,怪想念的。
高跃民哼了一声,说道:“提起你小叔来我就来气,前阵子街道办把他安置到机床厂工作,他干了没半天就跑了,说早知道是一线工人打死他都不会去的。
街道办的老周给我打电话让我劝劝他,他那么大的人了,我能咋劝?
再说,我劝他就听吗?
我也有段日子没见过他了,还真不知道你小叔最近在干啥。”
“反正饿不死他,我小叔是个神人啊,走到哪里都有一口饭吃。”高远笑着说道。
“狐朋狗友多呗。”高跃民蹙着眉头道。
“什么话啊这是,也太难听了,只能说那是老三交际面广。”
张雪梅说完,叹声气,又道:“不过老这么晃着也不行啊,晃到哪天算一站?老三也30岁的人了,连个稳定工作也没有,将来讨个老婆都困难,唉……总得想办法给他安排个正经工作干啊。
还有就是,我看街面上这段儿多了很多回城的知青,他们没事儿干,就在大街上晃悠,看得人心焦。
昨儿个我在楼底下还碰到了学院后勤处的张大姐,张姐跟我念叨了两句,说光钢铁学院内部过完年回来的知识青年就有42个。
他们都在等分配呢。
有些同志为了早日解决孩子的工作问题都找到院党委书记办公室里去了。
你们刘书记口头上答应下来,说只要学院里有合适的岗位,一定安排老师们的孩子优先就业。
张姐跟我说,院领导让她们后勤处统计一下空闲岗位,结果她们一统计,能够安排内部子女工作的岗位拢共才12个。
也就是说,还有30个知青得继续等待安置办安排工作。”
高远明白老妈的意思,他蹙着眉头说道:“再不给小叔找个合适的工作,随着回城知青越来越多,想到的安置单位都很困难了。”
到了今年下半年,全京城的待业人数将猛增到19万人,到了明年,是40万待业大军。
有数字统计过,每2.7户人家就有1人待业。
我们不去讨论上山下乡这个政策如何如何,直接透过现象看本质。
上山下乡的本质,说穿了就是为了缓解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带来的就业压力。
然而随着知青返城,又跟第二次人口高峰撞车了,又造成了大量知青处在待业状态。
这些知青没事情干,整天在街头巷尾闲晃,偷鸡摸狗、打架斗殴,成为极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所以,对这批人的就业安置工作,便成了这两年来国家的头等大事。
高跃民皱着眉,说道:“你们娘儿俩说的我能不明白吗,这也就是小雅争气,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大学,要不然,咱们也得想法子给她安排工作。
但是到了跃林这里,我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跃林什么性子你俩不了解吗?
他就不是个能稳住腚的人,别说让他去一线当工人了,我就是真给他找到个坐办公室的班上,没两天他也就烦了。”
张雪梅:“唉……”
高远乐了,“我倒是有个主意。”
老爸老妈齐刷刷放下了筷子。
“什么主意,儿砸你快说说看。”
“我小叔不是闲不住么,特爱东跑西颠,那就让他去北影厂上班吧,让他加入王好为导演的创作组,先从剧务干起,帮着管管服装道具,看看库房什么的。
说不定等他混熟了,还能给您二位糊弄个大明星弟妹回来呢。”
张雪梅白他一眼,说道:“北影厂是你家开的呀,你说让你小叔去上班他就能去了?”
高远咽下一个馄饨,说:“不瞒您说啊妈,老厂长挺赏识我的,我琢磨着,周一去找老厂长问问看厂里还有没有就业安置名额,如果没有,招工名额也行啊。
我想老厂长应该会给我这个面子的。
实在不行,为了我小叔能过上安稳生活,我拼了,拿剧本跟北影厂换工作岗位我就不信老厂长不动心!”
饶是高跃民这个向来踏实稳重的人,听了高远这番话后也有点激动了。
“儿砸,难为你还想着你小叔。要不,雪梅,就让儿砸办办看吧,你说呢?”
张雪梅为这个家庭的成员们也是操碎了心,她点头道:“那就让小远帮着问汪厂长一句,能办成最好,办不成,咱们再想其他办法,总不能真让老三一天到晚游手好闲。”
拍拍高远的肩膀,高跃民说道:“吃饭吧,馄饨凉了就不好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