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瞧这一家子》正式上映
冰川火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章 《瞧这一家子》正式上映,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冰川火鸟,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革命故事会》销量暴涨,这是在高远的预料之内的。
《太极宗师》上半部刊登之后,当期杂志的销售量就破了三十万册。
编辑部负责发行的同志忙得脚不沾地,督促着印刷厂连续加印了三次才勉强应付了市场需求。
两个月间,读者来信一口袋一口袋地被邮递员同志往杂志社里抬。
读者们的反馈意见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是:故事太精彩了,不仅打斗场面描写得激情澎湃,杨昱乾和陈少琪的爱情故事也让读者们十分向往。
第二条:杂志社太缺德了,这么精彩的故事,连载一半就断尾了,雪花一般的信件里就没有不骂娘的。
顾小白在跟姜若齐聊天:“主编,我就说吧,小高这部作品一定会引起轰动的。咱们杂志主要在长三角一带销售,您看看现在,连山东、河北、天津等地都有主动订阅的了。”
罗书全也笑着说:“京城东城区新华书店打来电话,问我们这一期要不要走他们的销售渠道,他们主动说要订阅册,以满足京城地区读者们的阅读需求。”
姜若齐志得意满,乐呵呵问道:“依你们看,这一期咱们发行多少本合适?”
发行部的负责人沉思片刻后说道:“至少40万册,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姜若齐笑笑,没接茬。
顾小白说道:“刘主任保守了,我认为,50万册都不一定能满足市场需求。”
刘主任也笑了笑,说:“小顾,也不是我思想保守,我也承认小高作家这边文章写得精彩,这不是因为咱们杂志前些年从没取得过如此好的成绩么,让我一下有点懵了。”
编辑部的诸位都哈哈大笑起来。
胖大姐感慨道:“是啊,小高同志以一己之力带动了一本刊物的销售,造成了发行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更说明了小高同志的写作水平超出其他作者不止一成,这样的作者,我们可得维护好了和他的关系。”
“小赵这话说得没错,维护和高远同志关系这件事情,就交给小白了,你要常跟小高联系,别拘泥于写信、打电话这种方式来沟通,也常去京城探望一下他嘛。
带些沪上的土特产,让小高尝尝鲜,你要知道,感情是处出来的,不见面,不交流,这感情怎么处?
对了,你最近跟小高联系过没?他忙啥呢?”主编先殷殷嘱托了顾小白一番,接着话锋一转问他道。
顾小白神色黯然道:“倒是通过几次电话,起初我感觉他情绪不高,往往说不了两句话他就把电话挂断了。
后来我侧面向北影厂文学部的梁晓声同志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高远同志的授业恩师江南之先生突然去世了。
南老的离世,对高远的打击特别巨大。
晓声同志说,南老不仅在学业上对高远倾囊相授,私底下也像对待亲儿子一般关心他,爱护他。
这爷儿俩感情很深厚。
也为此,北影厂都把《瞧这一家子》的上映计划做了临时调整,厂领导担心,以高远现如今的状态,这时候上映他的作品会让他心里更难受的。
这是部喜剧片,不合适。
对了,今儿刚好是《瞧这一家子》正式上映的日子,要不,咱们一起去给高远的第一部影片捧个场啊。”
“那还等什么?买票去啊,我做主了,杂志社请大家看电影,咱们就去光明影院。”姜若齐拍了板。
也快到下班的点了,大家提前溜号,下楼奔光明影院。
路上,姜若齐又叮嘱了顾小白一句:“你一定要搞好和高远同志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他的新书,你要催得勤一些,不然我们下期杂志又缺内容了。
这好不容易看出点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希望,可不能半途而废了呀。”
顾小白点点头,郑重说道:“我明儿就买去京城的火车票,过去跟高远见个面。”
“带些东西,别空着手去。”
“好的。”
这年头,编辑跟作者联络感情,送些礼物,吃吃喝喝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唯独不能谈提高稿费。
因为稿费标准是国家制定的,超出标准范围,相当于违法。
《革命故事会》编辑部一班人等去看电影时,身在北大的高远此刻也被同学们包围了起来。
“丫作品拍摄的电影今儿上映了,丫好意思不请客么?”梁左大声吆喝道。
“王八蛋,你跟谁丫丫的,弄死你一个来回你信不信?”高远掐着这货的脖子。
“别闹别闹,高远儿,老梁这话说得没错啊,这是你的第一部影片啊,太值得纪念了,你很有必要请同学们陪你度过这个难忘的夜晚。”小查也跟着起哄道。
陈建功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别挣扎了,没用的,痛快从了吧。”
全班四十多号人,除了那些个各色的,不合群的,高傲的,看不惯小远子目中无人、嚣张跋扈的,还有三十多号人围在他身边,点头如捣蒜。
大家伙儿肯捧场,对高远来说打心眼里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