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醉翁之意
依吉斯鲁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回 醉翁之意,滚滚长江东逝水之风起青萍末,依吉斯鲁鲁,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十回 醉翁之意
“哦?本初有何良策?”
“回大将军,太后袒护‘十常侍’,无非碍于情面。但她只是不许大将军动手,没说不许别人动手……“袁绍突然放缓了语速,”大将军何不号令各地诸侯共同前来京城锄奸,届时由诸侯们出面请愿,太后便没理由阻拦了。”
……
呃,真是醉了啊。
这个,也能叫做计策么……
自打黄巾起义之后,地方豪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中虽不乏忠君护国之士,但更多的还是拥兵自重、野心勃勃的割据军阀。如今中央政府已然风雨飘摇,而袁绍为了铲除区区几个太监,竟欲邀请各路军马在皇城禁地舞刀弄枪,这不明摆着唯恐天下不乱吗?
一个一出生便顶着荣耀光环的名门之后、一个被世人寄予厚望的政坛明星,竟然只能提出一个如此大失水准的建议。大汉王朝的前景,一个字——堪忧,两个字——非常堪忧。
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何进对于这个提案的第一反应竟然是:
“此计大妙!”
虽然何进一向被世人认为是“无谋”之辈,但他毕竟是堂堂的一名汉廷顶级官员,不大可能傻到连外藩入京的危险都看不出来。那么,他口中所说的“妙”,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
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两个幕僚站了出来。
“大将军如今大权在握,对付区区几个宦官易如反掌,何必借助外力?”主簿陈琳语气坚决地反对道,“想那四方诸侯各怀鬼胎,若聚于皇城脚下,恐生祸乱!”
“陈主簿之言是也,”典军校尉曹操也出面附议说,“中官之乱,元凶不过数人,只需交付一狱卒即可处置。至于召集外藩,不但劳师动众,而且动静实在太大,只怕会节外生枝啊。”
……
人生就像一场棋局,时不时地总会有人给你一些提点,就看你听还是不听。
然而,大将军似乎不打算领这个情。
话说何进本是屠户出身,对文人一向不大感冒,哪怕对方是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
而至于曹操嘛,此人是宦官之后(其父曹嵩乃是宦官曹腾之养子),身份本来就很可疑,何况他还总是极力鼓吹对待宦官要抓大放小,不要赶尽杀绝——就凭这种表现,何进不把他交给廷尉严肃查办就已经很给面子了,又怎么可能听得进他的意见呢。
总之,陈琳和曹操的劝阻,非但没有让大将军回心转意,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不过,何进的固执己见,倒是再次说明他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是很有自己想法的。
是啊,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七月的一天,前将军董卓突然接到圣旨,命他立刻领兵前往京城剿灭宦官。
话说董卓当年因讨伐黄巾不力而被贬至陇西地区,后又被遣往凉州镇压边章和韩遂的叛乱,在那里打了几场漂亮仗,于是重获重用。他在西凉地区经营多年,坐拥二十万大军,是当时最强大的地方实力派。
朝廷十分忌惮董卓的能量,曾先后任命他为少府和并州牧,表面上是升官,其实意在诱使他交出凉州军权。但董卓却见招拆招,几次推脱未果后,竟干脆带着他的西凉铁骑一起前往并州赴任——大军行至河东郡的时候,便接到了大将军让他进京的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