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jWr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相信过程,WojWri,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十章
神话、hot、水晶男孩、god、s.e.s、fin.k.l这些乐团缔造了一个新的名词“idol”,idol就是偶像,只是韩语中没有偶像这个词,就另外新造一个词。
偶像,最早的解释是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时至今日,偶像更指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
以四大天王为例,它就是一个成功的概念炒作。香港娱乐公司先将旗下艺人精心包装,适时推上市场,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打造出偶像明星概念。影视歌全方位艺人和形象讲究的包装实在是太过强大,没人能抵挡他们的魅力。歌迷们为了偶像做出许许多多狂热举动,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并热销,四大天王的唱片,磁带、海报、贴纸、卡片均被抢购,而四人的穿着、发型、声线等都被无数人模仿,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流行文化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
韩国娱乐公司从来没有想过歌星可以如此定位和制作,这让它们大受启发。于是开始学习日本、港台娱乐公司的造星手法,开发出适合韩国的造星体系,神话、hot、s.e.s等等就是它们推出的第一代idol。
这些idol都是经过精心选拔出来的,清一色的外貌出众、擅长歌舞,在接受军队般的培训后,组成dance乐团(歌舞组合)踏上歌坛。为什么都是dance乐团?这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韩国模版--“徐太志和孩子们”。
徐太志和孩子们(seotaiji&boys),是由徐太志,杨贤硕,李juno三人在1992年成立的一个小乐队,他们背后没有企划公司却最终成为韩国流行音乐的传奇。让我们通过队中的灵魂人物徐太志来了解一下这个乐队。
1986年,年仅14岁的徐太志就在名为“天空壁”校园乐队担任贝司手,这是他初次进入音乐之门,如此年轻就以乐队活动,他的天赋让他不仅在学校积累了人气,还引起了音乐人李中山的注意。89年,在李中山的介绍下,还是高一生的徐太志加入了最好的摇滚乐队——sinawe,以贝司手的身份开始活动。
高中二年级徐志太从学校自动退学了,理由很简单:为了能更加埋头于音乐!当时为了做摇滚他很想将头发留长,可是继续上学的话肯定没办法留长发。后来在采访中被问到有关大学的问题,他坚持着自己的立场:“我不是‘没能去大学’而是‘没去大学’!当时的大学并不会教授我想要的音乐,所以没有去大学的必要。”他堂堂正正的发言打破了学位至上的固定观念,给当时的韩国社会带来不小的冲击。
1990年,由于成员们对于音乐的见解差异,sinawe正式解散。sinawe解散后,孤单的徐太志做了很多音乐上的尝试,为排遣寂寞他开始自学midi_music(数字音乐)。李juno和杨贤硕是韩国初代break_dancer(一种街舞),跳舞对于他们来说是像吃饭一样自然的事情。想要带着自己制作的音乐叩开国内音乐大门的太志遇到了这样两个当时最强的舞者,三人一拍即合结成了徐太志和孩子们。
当时韩国的流行音乐是以日本港台歌曲为主,韩国本土音乐人更多的是唱情歌、trot(韩国民歌)或者翻唱。徐太志却是个真正的唱作人和音乐家,他亲自作词、作曲、编曲、制作专辑。劲爆的音乐,强烈的舞蹈,新潮的西方流行音乐元素,还在mv中加入了情感、思想以及道具,整张专辑丰富且精彩。要知道当时的mv什么效果、情节都没有,只是将歌手穿着演出服唱歌的样子记录下来而已。
1992年3月,徐太志和孩子们正式发行同名专辑,并带着主打曲《我知道》参加mbc电视台的特别综艺节目,一个让无名新人走上舞台展示自己的音乐,并接受专家评价的节目。虽然当时评委给予《我知道》的评价并不是非常高,但这首歌,还有这个叫做徐太志和孩子们的组合却因为这个节目成为了韩国音乐历史上最轰动的传奇!
10代、20年轻人满腔热情渴求爆发,现实生活中规中矩才是正途,所以他们的要求、热情根本无从释放,徐太志和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横空出世了。在韩国几乎听不到的音乐,以及与之相连的时尚、自由感,这所有的一切都足以让备受压抑的10代、20代陷入疯狂!《seotaiji&boys》的发行量超过了170万张,创造了韩国音乐史上出道专辑最大销售量的纪录。一辑所有的曲目都进入了电台top10,而主打曲《我知道》在各电台的排名更是连续五周保持第一。当年所有的歌谣奖项都被太志他们揽入怀中。大众对专辑有多种评价:展示rap也可以用韩语来唱的音乐、改变大众音乐历史的专辑、促使真正的dance音乐在韩国登场的专辑……
徐太志和孩子们的举手投足都成为流行,随处可见所谓“徐太志fashion”打扮的年轻人,走在路上到处都是《我知道》的旋律,“徐太志症候群”的说法也正式登场。徐太志和孩子们让青少年完成了从“爆发就是灭亡”到“爆发才是生存”的认识转换,他们不再是被社会忽略的人群,而是成为了时代的主角,“新生代”的说法也在此时应运而生。
但是出道未满8个月,徐太志和孩子们突然切断所有的联系,从媒体和大众眼前消失了。当时正是他们人气一路攀升的时候,但是为了能埋头于下张专辑的制作,向歌迷呈现完美度更高的音乐,他们果断的中断了一切活动。“结束一张专辑的活动,然后有一段休息时间为下一张专辑做准备”在现在看来是理所当然之事,可是在当时根本就无法想像。不管你是出道已经5年、10年,再怎么想休息也好,只要电视台召唤就得乖乖的跑过去。因为怕被电视台盖上不合作的烙印,所以在徐太志之前没有人挑战过失踪。
徐太志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和公司的矛盾激化导致。当时的歌手仿佛就是公司的傀儡,公司和经纪人可以不经过歌手本人的同意,独断地决定所有的事情。徐太志和孩子们的情况亦是如此,经纪人和公司曾没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将剪辑好的mv擅自拿到市场上去卖,这在唱片业是不成文的规定。可徐太志偏偏反其道以“侵害著作权”将公司和经纪人告上了法庭,这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但是徐太志不认同这种观点,他导入了“歌手不是被公司和经纪人所雇,而是雇佣公司和经纪人来管理自己的事务”这样的观点体系。这一切让徐太志变得更加有名进而成为传奇般的存在,“歌手是音乐的生产者,不是公司的傀儡”,徐太志的信念从那时一直延续影响到今天。
1993年6月,徐太志和孩子们带着他们的2辑eback》回归乐坛。徐太志和孩子们的回归消息成为社会焦点,所有的舆论媒体,甚至连九点新闻也播放了他们的资讯。大众放下手头之事坐在电视机前等待,预想他带着和1辑一样的rap-dance出现。可是回归舞台却把人们的期待硬生生地断送,再次将歌谣届翻了个底朝天!肥大的裤子、全盘dark的衣服、挂着商标的帽子、reggae烫发(雷鬼),徐太志和孩子们第一次将hiphop展示给韩国民众,当时韩国也有hiphop,但一般只是个人听听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