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有攻略不用,非得去开荒干嘛
八大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有攻略不用,非得去开荒干嘛,四合院之这个男人没有外挂,八大罐,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他如西北等地区过得那才叫惨,多少人就只有一条裤子,要是不小心弄脏弄坏,就得光着屁股窝在床上,连门都出不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错喽~
京城的自来水厂建的很早,1908年就已经成立,但那会多是服务于社会权贵人士,老百姓依旧得苦哈哈的从井里打水,托政府的福,京城和平解放后,自来水也得以走进千家万户,不过因为生产资料的匮乏,大多是几家共用一个水龙头。
比如红星四合院,自来水龙头就放在中院,以便全院二十多户人家使用,水费几家均摊掉也花不了多少钱,极大方便的居民的用水,是极好的仁政。
二十多户共用一个龙头听起来似乎很紧张,但实际上恰恰相反,用水的时候反而并不多,比如现在吃过晚饭洗碗,除非逢年过节或者来个什么重要的客人,大多数人家不过就是蒸的几个窝头,煮上一锅玉米面糊糊,就着自己家里腌好的咸菜凑活一顿。
为了节约燃料,窝头跟面糊基本都是每次做上很多,吃的时候热一下就行,晚上除了几个碗根本没什么洗的。
衣服更不必说,衣食住行,这会的布票甚至比粮票还要珍贵,一家老小凑了一年的布票,也才将将够给家里小孩做一身新衣裳,哪舍得天天洗,洗坏了可就只能打补丁了。
所以当巫马到中院时,水池边仅仅剩下一个干瘦的少女,在那哧啦哧啦吃力的洗着衣服。
少女面色稚嫩,瞧着也就十四、五的样子,个头却足有一米六出头,从刚刚站在何雨柱身边来看,应该是何雨水没错了。
啧,该说不说,这双腿倒是跟电视剧里挺像,真特么长,这么好一双腿,不蹬三轮真是可惜了。
何雨水很累,非常累,并不是因为洗衣服累,而是心累,连搓着自家哥哥的棉衣时,都不免带了几分怨气。
家里母亲死的早,父亲又是个不靠谱的,在她六、七岁时就跟个寡妇跑了,只留下她跟傻哥哥相依为命。
兄妹俩关系很好,在何雨柱到轧钢厂上班后,放学后她很自觉的就负担起家里的家务活,包括这会淘洗冬衣,以前她还小时,就已经开始在做了。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自年初开始,国家粮食减产,城里户口定量减少,何雨水的好日子就算到了头。
本来嘛,灾年饿不着厨子,刚开始时何雨柱在轧钢厂后厨上班,炒菜时尝尝咸淡就足以填饱肚子,定量全都留给了妹妹,并没有降低她的生活质量。
但好景不长,也不知怎么的,没俩月何雨柱开始将他自己的定量给了隔壁贾家。
是,她也知道贾家很困难,一家四口就只有贾东旭一个有定量,那点粮食根本不够吃的,她也很同情。
但无论怎么说,也不至于做到饿着自己嫡亲妹妹的肚子,却还要帮别人的地步吧。
自己不过埋怨两句,那个傻哥哥立马就板着脸,说什么人不能那么自私,只考虑自己;什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邻里之间有能力就多帮助点,以后自己遇难别人也会帮忙之类的。
天可怜见,何大清跟寡妇跑了以后,院子里也就一大爷借了他们几回钱,贾张氏那个老虔婆不骂她是赔钱货、拖油瓶就算不错了,还指望他们帮衬?
可惜她年纪尚小,经济还得依托何雨柱,说的话半点分量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的粮食进了贾家的粮缸,还得是何雨柱花了钱买好的粮食。
帮衬帮衬,哼,分明就是那个傻哥哥见色起意,看人家贾嫂漂亮罢了。
衣服淘洗好,何雨水将污水倒掉,伸出纤细干瘦的胳膊,拎起衣服用力一绞,将满心的怨气发泄在何雨柱的冬衣上,咬牙切齿的想着,傻哥哎,有本事以后别讨媳妇,跟贾嫂过去吧你。
巫马站在何雨水对面,看着这姑娘呲牙咧嘴的想要把衣服拧干,脸憋的通红,却因没多少力气,导致衣服还是水汪汪的样子,不由莞尔,“我来帮你吧,同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