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恶魔吻德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恶魔吻德空,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们好好回忆一下,那些在大唐的倭人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李恪循循善诱道。
房玄龄忽然想起之前倭国使臣提出的各种要求,恍然大悟道:
“貌似是造纸、冶铁、印刷、纺织等作坊,似乎真是来偷师的!”
不论是李世民,还是一众大臣,之前可都没把注意力放在倭国身上,所以自然是没有过多防范。
而且,他们也没去过倭国本土,也不认为对方的军事实力能对大唐构成威胁。
“区区一个倭国,居然敢来偷师,简直狼子野心!何不就此驱逐?”
李靖刚灭了东突厥此等强国,自然也没把小小的倭国放在眼中。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当今的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莫过于大唐、突厥以及阿拉伯帝国了。
阿拉伯帝国尚未与大唐碰撞过,大唐也体会不到对方的强悍;
突厥人倒是针锋相对了这么多年,众臣深知他们的难缠。
李恪将后世的真相摆在他们眼前,再次发出灵魂拷问:
“那若是倭国偷师成功,到时候又以举国人才之力偷偷发展技术,等他们军事实力强盛后,出兵攻打我大唐领土,诸位当如何应对?”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等那颗回旋镖钉在你子孙眉心的时候,让诸位后辈子孙到尔等坟前唾骂尔等养虎为患,唾骂老糊涂不成?!”
长孙无忌:“……”
尼玛,我不玩了还不行嘛!
众臣:“……”
李世民也反应过来,此事倒也并非不可能。
于是,他开口问道:“恪儿,那依你所言,我大唐该如何与周边的这些国家相处?”
所有大臣的眼光顿时投射而来,期待后续之言。
既然蜀王殿下提出如此观点,那自然应当有应对之法才对。
只见李恪露出蜜汁微笑,道:“儿臣以为,国与国之间,根本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但凡利益有所冲突,必然会遭到抵抗。”
“所以只有将他们利益与大唐捆绑在一起才能让大唐边疆安定。”
一旁的魏征也忍不住出言提醒:“殿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臣听说您在长安城开了万宝阁,生意也做得如火如荼。臣怎么感觉您掉到钱眼里去了,张口闭口就是利益?”
“自古以来,我们中原王朝与其他国家的相处原则都是‘以义为先、以理服人’,怎么到了殿下口就变成了利益?”
没办法,大唐毕竟是以儒学为官学,连国子监都是孔颖达的天下,各个都被儒家文化熏陶的…
李恪回怼:“那本王敢问,历朝历代以来,‘以义为先、以理服人’处之,结果又是如何?”
“周边的这些异族可曾真正臣服过?从狄、鬼方、匈奴等到现在突厥,哪一次不是死灰复燃?”
“即便去年我大唐灭了东突厥,可现在朝廷对草原的控制力又有多少呢?”
“若是‘以义为先、以理服人’有用,你们能保证他们不再次背叛吗?”
“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是哪位大臣能站出来以项上人头作保,确保那些异族没有坏心思,那本王无话可说!”
魏征也没有非要纠缠,他就是站出来表达一下存在感。
李恪说完这番话,他就退下不再说话了。
众大臣:“……”这话怎么接?没法接!
在他们看来,大唐能做到灭了实力强悍的东突厥,就能威震四方了,也没有太多的追求了。
但李恪的目标可不是光一个东突厥,他要的是:日月所及,皆我唐土!
“殿下,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倭国的使臣给遣回倭国?”房玄龄问道。
他现在倒是觉得此言有理,想着尽快把这个漏洞给补上。
“那倒也不用!”李恪摇了摇头,笑道:
“禁止他们学习任何技术势在必行,不如让他们去国子监学习‘以义为先、以理服人’那一套不就挺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