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幽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生力军,我家后院是明朝,一江幽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一月上旬的一天,在南京南部的一处空旷地,即将进行火炮测试。自从苏伯东当上京营总督后,就着手对火炮技术进行研究。在这个时代,性能最先进的火炮要算是红夷大炮了。
16世纪初,欧洲制造出红夷大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衣大炮。天启六年,红夷大炮在宁远之战中发挥极大威力。后金的攻城行动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八旗官兵血肉横飞,尸积如山,是努尔哈赤成军以来的首次挫败。1627年,在宁锦之战中,红夷大炮再次发挥巨大威力,明军大胜,努尔哈赤被大炮炸成重伤,没过多久伤重不治身亡。
崇祯四年正月,后金在沈阳利用俘虏过来的工匠刘汉,成功仿制了西洋大炮,定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火炮性能比袁崇焕时期的火炮有所改进。由于夷字犯上满洲人的忌讳,红夷大炮便更名为“红衣大炮”。
在之后满清跟李自成、明军的多次攻城战中,红夷大炮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苏伯东原本是不太懂火炮技术,但是有现代的技术作为参考,他从兵部挖来懂相关技术的工匠,把相关的技术理论传授给他们,包括铸钢、以及复杂的退火、淬火技术等。这些工匠埋头研究,一直到十月初,终于制造出样板。
“轰”的一声,炮弹在六百米外的地方爆炸。检查爆炸部位后,爆炸威力还勉强过得去。
第一次火炮试射,能够达到这样的性能,其实算不错了,不过苏伯东不满意,不打算生产这种性能的火炮。让工匠们继续研究,不断提升性能,他自己也抽时间到研究基地,了解火炮研究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自己回到现代后,再寻找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十一月中旬,刘肖恩跟着杜华章,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终于来到了蒙古草原。这时候的蒙古,已经是冰天雪地,到处白雪皑皑,众人都穿上了厚厚的御寒衣物。
这天,离交易地点还有一天路程,杜华章说道:“刘兄弟,交易的地方还有一天行程就到了,由我带着商队前去交易,交易完成后再赶回来,劳烦你在此等候,少则五日,多则半个月,我定会回来。”
刘肖恩说道:“杜老板,我的职责就一路护送你,要是你在这一天行程中遇到什么不测,我可担待不起。”
杜华章说道:“我来过蒙古草原多次,不会有什么危险,之所以要人护送,主要是担心在关内的安全问题。蒙古已经和满清结盟多年,你们这一千多号汉人一旦出现,肯定会引起蒙古人的怀疑,所以只能由我带着商队前去收购。”
无论刘肖恩怎么说,杜华章就是用这个理由拒绝带他去,要是刘肖恩硬是跟着,他就不去了。刘肖恩实在没办法,只得答应。
杜华章走后,刘肖恩的副手杨遇春说道:“刘大人,我们该怎么办?”
刘肖恩说道:“这姓杜的真狡猾,他定是怕我们找到良马的卖家,以后就撇开他自己购买。在出发前,苏大人就跟我说过有这种可能性,他嘱咐我,最好能找到战马的卖家,万一没办法找到,最低限度要了解清楚良马在这里的实际价格,看看杜华章到底赚了多少钱。我带十几个弟兄前去找蒙古牧民问问,你和其他弟兄在这里等候着。”
刘肖恩带着十几号人,向杜华章消失的地方奔去,一个多小时后,看到一个小型的蒙古部落,忙策马奔近。
这些蒙古人看到汉人装束的陌生人前来,起了防范之心。
刘肖恩不懂蒙古语,不过在出发之前,苏伯东已经挑选出两个懂蒙古语的人一同随行,刘肖恩让其中一个翻译前往问话。
翻译甲说道:“大家别担心,我们只是商人,欲前来你们这里购买良马,请问你们这里一匹上等的好马要多少银子。”
听到有人用蒙古语说话,这些蒙古人才稍微放心。
一个老汉说道:“我有两匹好马可以卖给你,一百五十两一匹。”
另外一个翻译同时把话翻译给刘肖恩,刘肖恩对翻译做出指示。
翻译甲说道:“那先把好马牵来看看。”
不一会儿,老汉牵来两匹马。刘肖恩一看,果然是好马。赵峥刊曾经指点过他,如何识别好马和劣马。根据赵峥刊所说的来判断,这两匹马都属于上等马。在1500人当中,除了刘肖恩和杨遇春的坐骑是良驹、上等马,其他人的都是普通马匹,只能算是下等马。
翻译甲接到刘肖恩指示后,说道:“大爷,如果我们买一百匹上等马,要在哪里买?价格是否会有优惠?”
老汉说道:“如果你们要买很多好马,要大部落才有。买一百匹的话,一百二十两应该能买到。”这些牧民都是老实人,大多不会那些花花肠子,对面前的人实话实说。
听到翻译的说话,刘肖恩心道:“杜华章还真会赚钱,要是一下子买上千匹马上等马,肯定不用一百二十两,卖给苏大人价格翻了一倍都不止。”
11月21日,天空中雪花飘飘,南京城下起来入冬以来一场雪,振武营的士兵不畏严寒,照常进行训练,苏伯东也照常巡视着。火枪兵、弓箭兵、长枪兵的训练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忽然家丁来报告,有位身穿红衣的女子,自称是主人的嫂子,求见主人。她带着二十几人,正在马府外等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