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好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九十章 挖地道,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石公好喵,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复州城墙上的后金军士兵们,在军官和奴隶主们的命令下,不停的往外探头探脑的查看着情况,观察着华夏军的动作。
而之前一直在后阵充当预备队的各支队伍,也已经调整好了分工,旅部直属营下辖炮兵连的一个重武器排,也推着大件的家当,来到了阵地的前方。
几辆以百虎齐奔箭为基础,扩容而成的大型火箭车,也调整好了角度,对准了南城门位置。
华夏军在建军初期,也就是煊军时期,就广泛装备了以百虎齐奔箭为蓝本制作而成的火箭筒。
实际上,也就是弄出一个圆柱形的筒子,里面弄好一些固定的,蜂窝状的发射架子,架子上搭上一种挖空了箭杆,内里压实了火药的火箭。
这种火箭大部分都埋在火箭发射筒子里面,只有箭头和点火的导火索,分别从正面、尾部冒出来。在火箭筒的一侧,还有一个用来遮挡发射员,不被火焰烧伤的挡板。
在发射的时候,需要发射员把这种火箭抗在肩膀上,用挡板遮住脸庞,然后由后面一位点火员,点燃导火索,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射出120支火箭。
这是一种煊军使用前装火枪时代,为了弥补火力不足的问题,而借鉴了大明的火箭体系而制造出来的一种新式速射武器。
在这个冷兵器、火器混合使用的变革时代,这样的火力密度,那真的是相当的强大了。
不过,后来,随着华夏军的建立,后装步枪、速射步兵炮的列装,甚至是泵动式步枪开始装备精锐部队,这种火箭筒的火力密度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再加上这玩意的重量很是不轻,严重拖累到了步兵的行军速度,并且再装填很麻烦,还有一门火箭筒要两个人的编制等等原因,各部队相继撤消了这种武器的编制。
步兵兄弟们虽然不喜欢这玩意,把它抛到了垃圾堆里面,但是,炮兵部队却对这火箭筒一直都念念不忘。
炮兵的强大就在于他们操控着的那一门门火炮。
一门火炮的编制人数,少则两三个人,多则十几个人,这么多的人,全部都是围绕着那一门火炮在运转。
如果失去了火炮,或者是敌人靠近之后,炮兵兄弟们连民兵都比不上只能抓瞎,只能指望负责掩护的步兵兄弟们能击退敌军保护他们了。
炮兵部队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他们多次打报告,希望能够把掩护炮兵阵地的步兵,调整到炮兵编制中来,毕竟总是让别的部队保护,大家的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但华夏国内负责部队编制等事情的兵部,又怎么可能同意这种异想天开的建议呢。
要是所有的兵种都这么搞,那还分个屁的兵种,直接混成起来,让各个小山头自己当独立的军阀就好了。
上头不同意,可炮兵部队的人,却是依然没有放弃把自己的队伍武装起来,关键时刻自己也能顶上去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