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是金子总会发光,朱棣的想法
蓝天冰牛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9章 是金子总会发光,朱棣的想法,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蓝天冰牛奶,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棣听着夏原吉的这番话一愣,他明白这家伙是在暗示自己曾经答应过他,与陈羽摊牌之后,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都会先让陈羽去户部待一段时间。
他沉吟片刻之后,清了清嗓子说道:
“夏原吉说的不错,你们叽叽喳喳也没讨论出个什么来,那就让我来给陈兄弟安排一个职位,不知道可好?”
话落,朱棣目光在众人脸上环顾一圈。
众人面面相觑,朱棣这话看似在与他们商量,可是真有商量的余地吗?
开玩笑!
他们说到底也是借着陈兄弟这阵东风,才能与朱棣在私下里打的如此火热。
而朱棣的老朱终究只是陈羽的老朱,不是他们的。
因此,
众人除了夏原吉之外,情绪都瞬间蔫了下来~
今日拉拢陈兄弟的计划,看来是破灭了。
没办法,谁让整个大明,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呢。
作为权力的最高拥有者与制定者,当裁判下场参赛的那一刻,比赛队伍已经无需参赛,只要耐心等待结果就行。
朱棣等待了几个呼吸间,见众人都没有意见,他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笑眯眯的对着陈羽说道:
“陈兄弟,其实对于你官职的安排问题,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但是经过方才那几个家伙的争辩,也让我的这个计划有些动摇,所以若是要将你的职位彻底定下来,还需要在我对你进行殿试之后,不知,你认为可好?”
最开始朱棣打算对陈羽的殿试,走走过场就行。
毕竟跟陈羽打交道的这段时间以来,陈羽提出的无伤削藩政策、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大国殖民计划的蓝图、摊丁如亩、大明针对小冰河时期的战略等。
随便拿出一个,那都是可以影响一国之气运的计策。
都是能够在殿试当中,荣获上上等评级的计策。
那么将陈羽这段时间提出来的计策加起来,荣获大明永乐时期的第一届恩科状元,摘取魁星头衔,这几乎是一件无可争议的事情。
可是在朱棣听完夏原吉代表户部与在座其余部门争吵时,都说出了连他平日里都没有注意到的弊端。
这一发现,让朱棣感觉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对于陈羽计划中的安排位置,有可能也存在疏漏。
所以,
他打算借待会对陈羽的殿试,来检验一下陈羽与朱棣计划中的部门,是否能够契合!
陈羽放下手中的羊肉串,点了点头,正色道:
“老朱,正常的恩科流程就应该是在参加完殿试之后,根据殿试与会试的综合成绩,对进士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将其安排到合适的位置。”
“我既然是通过恩科入仕,定然是要遵守恩科的规矩。否则将来若其他人知道我在这个过程走了捷径,哪怕我展现出来了足够的才识,依旧少不了斥责与抨击。”
“这些小细节在我是酒馆掌柜的时候,可以不用管。但将来入仕之后,会被无限放大,没必要让这些小细节影响去影响以后的我。”
“所以,在殿试之后,再进行职位安排,我非常同意!”
陈羽顿了顿,好奇的问道:
“老朱,不知你给我安排的是朝中的哪个部门?”
朱棣沉吟片刻并没有说出具体的部门安排,反而提前给陈羽打起了预防针:
“陈兄弟,关于我给你安排的职位,你要有一个准备,在级别上可能不是那么高。”
“科举自洪武一朝开始,历经数场,都为朝廷、国家选拔出来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所以哪怕此次恩科是永乐一朝的第一场人才选拔,可是依旧要按照洪武一朝的祖制进行人员分配,哪怕魁星也不例外。”
“按理说,凭借你与我们在座的几位交情,让我们私下商讨一番,随后上来给你安排一个五品,乃至五品以上的官职,都是可行的。”
“但这样做定然会遭到朝中各方势力的反对,他们会拿着祖制做文章,接连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而此次恩科提前开展的原因,无非就是对抗程朱理学,甚至减弱祖制带来的影响。所以在还没有向程朱理学发起进攻之后,陈兄弟你的职位安排,最好还是一步一步的提起来。”
朱棣说完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后,继续说道:
“如今朝中的官员分布,一部分是建文时期遗留下来的臣子,可是建文才登基几年,说到底大部分建文旧臣,还是洪武时期遗留下来的臣子;还有一部分则是从北平跟随我靖难而来的燕王党。”
“这两股主要势力,组成了如今的朝廷。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一些手段,我才使得朝中的这两股势力,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若是此时贸然给你的官职安排的太高,势必会一瞬间打破这种平衡分布,到时候还会遭到这两股主要势力的反对。”
“当然,我也可以强行将这些反对的声音压下去。可是这样一来,不仅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会给陈兄弟你带来许多的麻烦,毕竟之间你所展示的才识,只在我们几人之间传播。”
“而朝中官员大多都属于眼见为实的主,毕竟陈兄弟你现在……呃……二十出头的年纪,若不是我与你这段时间以来的接触,是打死也不会想到你的才识可以横跨古今!”
“因此,经过我的全方位考虑之后,认为对你进行拔苗助长要不得。”
“再者我记得你之前有一句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我相信陈兄弟以你的才能,假以时日,定可以让朝中的众人信服。到那时,朝中除了皇帝这个职位不能给你,其余任你挑选!”
话落,
朱棣微微颔首,有些紧张的看着陈羽。
他担忧陈羽因方才自己的一番话,而心生不满。
毕竟在奉天殿内还兄弟长兄弟短,可真牵扯到了官职分配这种落到实处的利益时,却啰哩巴嗦讲了一大堆大道理,不仅如此最后还不忘画下一个大饼。
可朱棣的一番话,确实是深思熟虑才说出。
至于画饼则更加不可能,毕竟陈羽不是朱高煦,这是他很认真的说辞。
只不过,这终究只是站在自己思考出来的结果。
他不清楚陈兄弟能不能理解他在这方面的难处。
朱棣紧张的观察着陈羽的表情变化,若陈羽表现出不满的神色,大不了他就在这个计划上再做调整。
只是陈羽听完朱棣的这番话之后,并没有表露出丝毫的不悦。
反而一边做出深思模样的,一边深表同意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里面牵扯的弯弯绕绕,只要朱棣提出来,给陈羽一点时间思考,他就能够想明白。
所以,
陈羽将朱棣的顾虑与权衡在脑子里面过了一遍之后,认为老朱经过这段时间与自己的接触,在政治上的觉悟有所提升。
在兄弟情与大局面前,依旧能够沉着冷静的选择了最恰当的一条路。
就像方才朱棣口中所说的那样,虽然目前朝中的官员分为许多势力,可是总的来说眼前的时期,朝中只有两派:
建文旧臣与燕王党。
也可以看作是文臣士绅与武将勋贵。
首先,
这些建文旧臣大多是从洪武时期延续下来,都是洪武帝在能力等各方面,为后世之军挑选的治理国家班底。
这些官员分布在朝中各个部门。
哪怕是如今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也是从洪武时期延续下来的大臣。
当然,对于真正的建文旧臣如齐泰、黄子澄那波建文心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