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辟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章 红嫁衣,无尽灰夜,柯辟邪,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有这么个事儿啊,有个叫林夕的姑娘,她要回老宅啦。那天傍晚,天儿有点阴沉沉的,林夕走到老宅前,伸手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您猜怎么着,这门刚一推开,檐角的铜铃啊,没风却自己响起来了,“叮叮当当”的,怪渗人的。紧接着,一股霉味混合着香灰的气息“呼”地一下扑面而来,差点没把林夕给呛着。
林夕往正厅里一瞧,就看见那张八仙桌上有面蒙尘的铜镜。她盯着那镜子看,恍惚间啊,就瞧见镜面好像浮起了一层白霜。这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这宅子早该拆了。”林夕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隔壁的陈婆婆。这陈婆婆拄着根桃木拐杖,那浑浊的眼球在深陷的眼窝里滴溜溜地转,模样有点吓人。陈婆婆接着说:“你奶奶临终前可说过,千万别让人动那面镜子。”
林夕听了这话,心里觉得有点奇怪,就伸手去摩挲镜框上盘踞的螭龙纹。正摸着,指尖突然触到了一处凹陷。她借着黄昏那点残光仔细一瞧,嘿,发现龙眼的地方嵌着两粒青金石,可右眼却是个空洞。就在她看得入神的时候,镜面里突然映出她身后有一道模糊的红影。她赶紧转头,只瞧见陈婆婆那佝偻的背影正慢悠悠地消失在门廊拐角,这可把林夕弄得心里毛毛的。
当天晚上,到了子夜时分,林夕正睡得香呢,突然被一阵滴水声给惊醒了。那月光透过雕花的窗棂照进来,正好落在那面镜子上,镜子上的裂纹在月光下看着就跟蛛网似的。林夕觉得有点冷,裹紧了薄毯坐起来。这一坐起来可不得了,她发现镜中的倒影竟然还保持着平躺的姿势。正觉得奇怪呢,寒意顺着脊梁“嗖”地往上爬,那倒影突然侧过脸来,妈呀,那张跟自己相似的面孔上挂着诡异的微笑,右眼窝还汩汩地往外涌出黑血。林夕差点没被吓晕过去。
第二天早上,晨雾还没散呢,林夕出门,在巷口被货郎老周给拦住了。这老周可是个走街串巷三十年的独眼汉子,平时看着挺和气的,可这会儿,他攥着桃木扁担的手背青筋都暴起来了,神色紧张得很。老周着急忙慌地对林夕说:“姑娘,你可得当心啊,你回来前三天,镇东照相馆的吴师傅,他冲洗的照片里,所有镜面影像都多出个穿红嫁衣的女人。”林夕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儿也太邪乎了。
林夕心里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就跑到镇图书馆去查资料。在樟木柜的深处,她好不容易翻到了半册民国县志。那纸页都泛黄了,翻开一看,上面记载着光绪年间的事儿。说是镇首富的女儿阿青,在大婚当日投井自尽了。书里还有一幅工笔插图,画着新娘对着镜子梳妆,可镜子里映出的却是个骷髅。这书页到这儿还被撕去了大半,就剩下半句:“...镇魂镜碎,当以血祭...”
正看着呢,管理员的咳嗽声在身后响起来了。这管理员是个老头,脸上布满了老年斑。老头伸手指了指借阅记录的某一栏,说:“那面铜镜当年被打成九块,你奶奶是最后一位守镜人。”林夕凑近一瞧,1953年的借阅人签名,竟然是年轻时的陈婆婆。这事儿越来越复杂了,林夕感觉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大谜团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