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辟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0章 《缚风铃》,无尽灰夜,柯辟邪,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诺通这小伙子,刚当上保护区管理员没几天。这天,他划着皮划艇在青螺湾湿地里晃悠,船桨在水里搅啊搅,搅碎的水纹里还浮着些细碎的鱼鳞。他为啥来这儿呢?原来是护林员老徐失踪三天了,他得把人找回来。
正找着呢,芦苇丛深处突然传来一阵金属碰撞声,“哐当哐当”的,惊得漫天白鹭都飞起来了。那些白鹭的羽毛跟雪片似的,落在诺通肩头,嘿,突然就染成暗红色了,怪吓人的。
诺通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定睛一看。好家伙,二十米外的芦苇杆上,挂着一串风铃。这风铃可不是普通的风铃,是用人皮缝的!那半透明的皮肤在暮色里鼓胀得像帆一样,每片风铃上还印着不同的人脸,被鱼线穿透眉骨挂在那儿。最下面的青铜铃舌上刻着个“徐”字,铃铛里还塞着半截断指。诺通拿这断指一对比老徐工牌上的指纹,嘿,完全匹配!
这时候,夜风“呼呼”地吹过来,风铃发出“呜呜”的声音,跟骨笛呜咽似的。诺通赶紧用手电往水面上一照,妈呀,倒影里的芦苇全变成人形了!那些半腐的躯体随着波纹扭来扭去,每张脸都跟风铃上的拓印一模一样,吓得诺通头皮发麻。
诺通带着这人皮风铃,找到了老中医秦伯。秦伯拿着银针,挑开风铃的表皮,嘿,皮下脂肪层里竟嵌着发黑的糯米。秦伯皱着眉头说:“这是第三起了。六十年前闹饥荒,青螺村把外乡人做成‘米俑’沉塘,就是剥皮填米,镇压水鬼。”
诺通一听,赶紧回去翻县志。这一翻可不得了,他发现现任镇长的父亲当年因为举报私刑获了罪。而且老徐失踪前正在调查湿地排污案,更诡异的是,所有受害者都参与过青螺湾度假村项目,这工程还正好穿过沉塘区。
到了深夜,值班室的电话“叮铃铃”地响起来。诺通一接,听筒里传来老徐变调的声音:“他们在芦苇根下...”诺通一听,撒腿就往码头跑。到了码头一看,原本拴着的七艘巡逻船,这会儿正一艘接一艘地漂向沉塘区,船底还吸附着数十张完整的人皮,那场面,要多吓人有多吓人。
诺通又跑到度假村工地去了。在探照灯下,他看见沥青里凝结着人形油渍。施工队长喝得醉醺醺的,在那儿炫耀:“这地段邪性,得用黑狗血...”话还没说完呢,他的影子突然从地面上脱离出来,变成了皮影戏里的刽子手,提着虚拟砍刀就往芦苇丛里走。
诺通觉得这事太邪乎了,就跟着那影子到了废弃祠堂。一进祠堂,他就看见供桌上摆着七盏人皮灯笼。每盏灯笼映出的幻象都在重演饥荒时候的惨剧,被剥皮的人在那儿挣扎,围观村民狞笑着,那些脸跟现今排污案受益者的面孔一模一样。
这时候,祠堂的梁柱突然渗出粘稠的液体。诺通抹了点在鼻尖一闻,好家伙,是混着鱼腥的尸蜡。他又在墙角暗格里发现了一本泛黄的账册,上面记录着六十年来“沉塘贡品”的名单,最新一页上,赫然写着镇长拟定的拆迁户姓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