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挥毫绘红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4章 生辰至,执戟战红楼,执笔挥毫绘红尘,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秦昭宁三年 正月初六
戴权站在慈颐宫正殿内,神色恭敬的问,“太后娘娘,过两日便是陛下三十岁的生辰,不知,寿宴该如何操办?”
梅太后闻言有些感慨,“一转眼都三十年了,皇儿襁褓中的样子还历历在目,如今一转眼,也是而立之年的君王了!岁月无情啊!按照惯例操办吧!”
旁边的陈皇后贴心的给梅太后倒了一杯茶,“戴公公,太后娘娘体恤,但是,毕竟是陛下的生辰宴,虽说不能铺张浪费,却也不能失了皇室的体面!”
“老奴明白,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放心,老奴这就去准备,老奴告退!”戴权说完,恭敬的退出正殿。
……
正月初七这日,天色未亮,皇宫便已热闹起来。戴权顶着微微的寒意,穿梭在各个宫殿之间,指挥着寿宴最后的筹备工作。
御膳房内,烟火升腾,一片繁忙景象。戴权走进来,看着满桌的食材和忙碌的御厨们,
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师傅,明日便是陛下的生辰,这寿宴的菜品可容不得半点马虎。太后和皇后都有吩咐,既要精致又不能过于奢靡。”
一位年长的御厨停下手中切菜的动作,恭敬地回应:“戴公公放心,我们都已准备妥当。
这次的菜品都是按照陛下平日的口味,又加入了一些应景的新意。
像那道‘龙凤呈祥烩’,用的是新鲜的河鲜和精选的鸡肉,精心熬制,味道鲜美又不失庄重。”
戴权点了点头,在厨房内四处查看,看到摆放整齐的各种食材和准备好的烹饪器具,满意地说:“很好,不过食材的新鲜度一定要保证,
烹饪过程中也要注意火候和调味。要是出了差错,你们可都担待不起。”
离开御膳房后,戴权又来到了布置寿宴的太和殿。工匠们正在紧张地悬挂灯笼、摆放桌椅。
戴权看着大殿的布置,眉头微皱,指着一处说道:“这灯笼的位置有些歪了,重新调整一下。还有这桌椅的摆放,要整齐有序,彰显皇家威严。”
一个年轻的小太监急忙跑过来,说道:“戴公公,我们已经很小心了,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尽快调整好。”
戴权巡视一圈后,叮嘱道:“明日寿宴,大臣们都会前来贺寿,这太和殿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布置得既喜庆又庄重。”
与此同时,在宫外,一些大臣们也在准备着给陛下的贺礼。
礼部侍郎曲辉,正拿着一幅精心准备的字画,对家中的幕僚说道:“此次陛下生辰,这礼物可得用心。这幅字画是宋朝名家之作,希望能讨陛下欢心。”
幕僚点头称是:“大人此举甚是妥当,陛下一向喜爱书画,这幅画必定能在众多贺礼中脱颖而出。”
如此场景比比皆是。
………
正月初八,天刚蒙蒙亮,皇宫的大门缓缓打开。戴权早早地站在太和殿外,指挥着太监宫女们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大臣们身着朝服,陆续进宫。户部尚书秦大人带着自己的儿子秦钟,
秦钟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礼盒,里面装着他们精心准备的贺礼——一套由西域进贡的美玉制成的文房四宝。
秦大人对儿子说道:“钟儿,等会儿进了太和殿,要注意礼仪,切不可失了分寸。”
秦钟紧张地点点头:“父亲放心,孩儿明白。”
当大臣们都在太和殿外等候时,戴权高声喊道:“吉时已到,请各位大人入殿!”大臣们鱼贯而入,整齐地站在太和殿内。
昭宁帝杨起在太监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太和殿。他身着明黄色龙袍,面容刚毅又带着几分温和,眼神中透着睿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