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理论上可以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6章 理论上可以,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一只山竹榴莲,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我们需要全国最优秀的爆炸专家,\"李明远微笑着说,示意陈教授坐下,然后继续介绍第三阶段,
\"最后是模拟电网冲击测试。一旦我们成功制备出导电云团,就需要验证其对电力系统的破坏效果。为此,我们将搭建一个小型模拟电网,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和各类电子设备,测试导电云的短路效果。\"
电气工程师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部分相对简单,\"一位老工程师评论道,
\"但关键是前两个阶段能否成功。如果真能制造出导电云团,测试它的破坏效果不难。\"
介绍完整个研发路线后,李明远环视众人,
\"各位,我知道这个项目听起来很疯狂,但请相信我,它是可行的。我需要大家放下成见,集思广益,共同攻克这些技术难关。\"
会议室内的气氛仍然复杂,怀疑、好奇和兴奋交织在一起。虽然李明远的技术方案看起来很完整,但绝大多数专家仍然持观望态度。
\"李总工说得很好,\"材料学家王博士站起来,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保留,
\"但我建议先进行小规模的概念验证实验。如果连基本原理都无法证明,后续投入就是浪费资源。\"
其他人纷纷附和,显然不愿意贸然投入全部精力到这个听起来\"天方夜谭\"的项目中。
李明远并不意外,\"完全同意王博士的建议。接下来一周,我们将集中精力进行概念验证实验。各位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加入相应的研究小组。\"
会议结束后,研发团队被分为三个技术组,分别负责石墨丝制备、爆炸分散系统和电网测试。
每个组都配备了相应的设备和人员,开始了各自的研发工作。
李明远没有固定在任何一个组,而是在三个组之间穿梭,提供技术指导和协调资源。
很快,基地里的实验室全部运转起来,各种仪器设备日夜不停地工作着。
然而,最初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
石墨丝制备组遇到了纯度不足的问题,制备出的石墨丝含有大量杂质,导电性不稳定。
爆炸分散组更是困难重重,第一次爆炸实验几乎是完全失败——石墨丝要么完全气化,要么形成无用的固体颗粒,根本没有出现预期的导电纤维。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李明远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冷静和信心。他亲自带领团队分析失败原因,调整技术参数,不断尝试新的方案。
\"石墨丝制备的问题在于反应温度控制不够精确,\"他对材料组说,\"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整个反应过程温度波动不超过五度。\"
\"爆炸分散的关键是爆炸速度,\"他又对爆炸组解释,\"现在的构型太简单,无法提供足够的定向压力。我建议调整为三层结构,外层使用低速炸药,内层使用特制的温度调节材料。\"
就这样,在李明远的指导下,团队不断调整方案,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来。
第四天的下午,一个重大进展终于出现——材料组成功制备出了相对纯净的石墨丝,电阻率接近理论预期值。
…
大家点点催更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谢谢各位大佬,你的催更就是我写作的动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