孥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0章 另谋他路,大唐最牛王爷,孥马,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也不是所有出生在本地的人这么简单,而必须是古书上说的有产者才可以。”程风道。
“古书上的有产者?”李恪回想了一下,没听说过有这么个东西,大概是大唐或者之前的历史中的东西。
“包括几个大类,简单地说,有产业的,比如商人、手工业的掌柜或者作坊主、地主,在城内或者城外有土地的人,差不多都属此类。”
李恪点头,这和他之前听过的“有恒产”者差不多。
“然后还有一类比较特殊,如果按我大唐现在的划分方法,应该是家族在本地,而又在与本地安全有关的战事中参过战的厢军。”
“啊?”程风说的有点绕,李恪没听明白。
“直接说就是厢军、辅兵一类,但他们在行伍时不行,一定要因为年纪或者受伤退出现在的序列才行。”程风说得明确了一点。
“但从厢军里出来的话,不一定能有自己的土地或者产业啊。”
李恪对这些人有过一点了解,首先出身好的人就不会去做厢军,不得不去的有一部分是家里有些权势,让儿子们去镀金,剩下的几乎全是饭都没得吃的闲散人员。
这种人就算是从军伍里退下,能去大户人家看家护院已经算是运气不错,更多的还是去做了长短工。
他之所以知道这个是因为之前王韵
的铁路招工时曾经收下了大量的“社会闲散人员”,这其中又有相当一大部分是来自襄城本地厢军的。
大唐的厢军采用的是定期退出机制,基本上是每任经略进行一次招募和清退,退出出也是自愿。
但如果此次不退,就要等到下次再退,此外,四十岁以上到了清退时间就马上被退出,回到民间去自生自灭。
但绝少有人熬到那么大的年纪,通常普通的士卒到了三十岁左右,看自己在军中没什么前途了,自然就会退出回到社会上,另谋他路。
把“曾经从过军”的人算进有产者的行列里,倒是暗合了之前程风说过的武力是秩序的来源这一论断。
不过考虑到厢军的来源实在是有些复杂,李恪总觉得这件事自己要问得清楚一些,于是开口道:
“用厢军的话有两个问题,一是禁军为什么不行?二是把厢军选进来的话,怎么解决泥沙俱下的问题?
毕竟程先生你也知道,厢军至少有七成都是当地的混混或者无业游民,这种人非常容易被裹挟,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
“是这样的,按书里所说,对应到我大唐的现状下,是厢军,但事实上则不完全是,现在大唐的禁军有个问题是他们哪怕是家在本地,也是在为外地作战。
这样肯定不满足之前我们说的条件,所以,以后,至少在锦州,我们要采用严格的募兵制,从各村开始一直到州府。
每个
士卒都要严格要求来源和体能,一般的无业游民想要再混进厢军的队伍,是不可能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